一、发病原因
其病原是斯氏狸殖吸虫。成虫虫体窄长,两端较尖,中间略突起,略成梭形。虫体最宽处约在前1/3或稍后,大小为3.5~6.0mmⅹ11.0-18.5mm,腹吸盘位于体前约1/3处,略大于口吸盘。卵巢位于腹吸盘的后侧,其大小及分支情况与虫龄有密切关系,虫龄高者分支数多,形如珊瑚。位于体中后1/3处的睾丸呈分支状。睾丸2个,左右并列,分叶数变异较大,长度占体长的1/7~1/4,甚至可达1/3。虫卵椭圆形,不对称,大小不一致,卵壳厚薄不均,大小平均71ⅹ48mm,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9~12个卵黄细胞。在不同地区、宿主等存在一定差异。
流行
在我国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台湾、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3个省、区。 经过长期的防治,除东北的少数地区外,并殖吸虫病在多数地区已得到控制或消灭。但新的疫区不断报道。这些疫区的特点是病人不多,呈点状分布,一经查出,很容易得到控制。
斯氏肺吸虫的生活史与卫氏肺吸虫的生活史相似,第一中间宿主主要是溪蟹、华溪蟹、拟溪蟹、石蟹、绒螯蟹等约二十余种蟹,一些淡水虾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疫区有生吃或半生吃溪蟹、竻蛄习惯。在一些山区,吃溪蟹有生、腌、醉、烤、煮等方式。腌、醉并未能将蟹中囊蚴杀死,等于生吃,这类吃法最危险。烤、煮往往时间不够未能将囊蚴全部杀死,是为半生吃,同样有感染的机会。此外,食具污染了活囊蚴,中间宿主死亡,囊蚴脱落水中污染水源也有可能导致感染。终宿主为果子狸、犬、猫、豹等,猴、犬、大鼠和兔已实验感染成功,如生吃或半生吃这些转续宿主的肉,也可能被感染。
二、发病机制
虫卵至水中,经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在第二中间宿主(石蟹、蜊蛄)体内发育成囊蚴。人生食石蟹、虾、蜊蛄,囊蚴经口感染,在胃和十二指肠内囊蚴破裂,幼虫脱出并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穿过横膈入胸腔和肺,可沿颈内动脉人颅内侵犯脑组织。虫体还可进入肝、脑,造成损害。
斯氏肺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成熟,因人体并非四川并殖吸虫等的适宜宿主,所以,其童虫到处游窜,以寻找适宜的寄生场所,因此容易引起皮下组织、肺、脑、肝等脏器的损伤和病变。病变的症状主要为片状或带状出血坏死灶,虫体窜行过程中所形成的隧道及酸性粒细胞性容易导致脓肿,甚至可能在病灶中找到童虫,但虫卵不会出现在此。
四川并殖吸虫病一般治疗
治疗方法与卫氏肺吸虫病相同。应加强基础护理,特别对于胸腔积液、肝损害、脑部症状和心包炎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疗效反应,必要时进行适当处理。
(1)吡喹酮
对卫氏和四川并殖吸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疗效高、疗程短,服用方便,是目前治疗并殖吸虫的受训药物,剂量为每日25mg/kg,分3次口服,连服2日。副作用轻,偶见心电图改变、血清转氨酶升高、中毒性肝炎等。
(2)硫氯酚
对并殖吸虫囊蚴虫有明显杀灭作用,可能对虫体有麻痹作用,疗程长,剂量为每日50mg/kg,分3次口服,连服10—15日,或隔日口服用20—30日为一疗程。治疗脑脊髓型为2—3个疗程。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荨麻疹,偶见中毒性肝炎。
(3)三氯苯达唑:剂量为10mg/kg,每日2次,连用3日。
(4)双二氯酚(别丁):口服:每日每千克体重50~60mg(成人与小儿同)。可将全日量分3次服,隔日服药,疗程总量30~45g。毒性低,口服易吸收。副作用有头晕、头痛、消化道反应、皮疹等,偶可出现心悸、面色潮红反应。发生肝脏损害,应立即停药。
(5)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每日50mg/kg,分1~2次(超重者按50kg计算),一疗程6~12日。对肺吸虫病也有良好疗效。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头痛、头晕等,偶有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精神症状。
(6)颅内高压时应用脱水剂,癫痫发作者可用镇静剂。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
(7)药物治疗要求不好可考虑手术。对慢性脑型、脊髓型,合并有压迫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皮下结节和包块可手术摘除。
四川并殖吸虫病辨证论治
一、中医偏方
槟榔15g、仙鹤草芽15g、榧子10g、雷丸10g,水煎服。
一、预防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切实做到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蟹、蜊蛄及生水等以预防感染,对流行区的转续寄主(如猪、鸡等)的肉类也应熟食。不随地吐痰,管理好人畜粪便,防止虫卵入水污染水源。
宣传教育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除积极治疗病人及病畜以消除传染源。
四川并殖吸虫病一般护理
斯氏狸殖吸虫在国外还未见到报道。国内发现于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14个省自治区。其分布范围曾被看作是由我国青海起向东至山东这条线以南地区。
四川并殖吸虫病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仅供参考)
百部草半斤,水5斤,煎至1斤,过滤,熬成膏。加蜂蜜2两,搅匀,装罐。每次开水送服3匙,早晚各1次。
鸦胆子仁,去壳,每次10粒,装入2个胶囊内,用开水吞服。一日3次。可服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