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导致的肺结核疾病病因
1、艾滋病是导致结核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内源性复燃:
HIV感染可导致体内原已稳定的潜在陈旧性结核病灶,重新活跃起来,发生继发性结核病。
2)外源性再感染:
艾滋病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低,易出现耐多药结核病暴发流行及再感染结核菌,并很快发病和恶化。
3)原发感染:
多发生在结核病疫情甚低的国家和地区,HIV感染者可发生原发性结核病。
2、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可加剧HIV感染的病程
1)结核病人的单核细胞,感染HIV的易感性增高。
2)机体感染结核菌后,可诱导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IL-1)、IL-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释放,这些因子可以增强HIV的复制。
3)结核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阿拉伯甘露糖(LAM)是HIV复制有力的诱导剂。
4)结核菌和纯蛋白衍生物(PPD)可诱导单核细胞内HIV RNA表达增强,P24产量增加。
HIV感染能影响结核病的自然史,同样结核病也影响HIV感染的进程。如HIV感染者CD4淋巴细胞被结核分支杆菌激活后,可以促进HIV病毒的复制。在临床上,CD4细胞多少与肺结核临床表现有直接关系。未感染HIV的人患结核病后,CD4细胞数较高(> 300/mm3),肺部呈现典型肺结核病变,早期病灶多位于肺上叶,有或无空洞形成。,HIV合并结核感染后,CD4细胞数下降,病变呈播散型,播及两肺或全身其他器官。肺部可呈现不同程度间质性浸润,有的呈进行性原发性肺结核,肺门淋巴结肿大,肺下叶浸润。当病人CD4细胞计数< 200/mm3时,4%病人发生菌血症,CD4细胞计数< 100/mm3时,则菌血症发生率增至49%。
艾滋病导致的肺结核一般治疗
艾滋病导致的肺结核西医治疗
当对混合感染结核的 HIV/AIDS 患者制定治疗策略时,对结核的有效治疗和控制仍放在中心的和优先的位置,因为结核是导致 HIV 感染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有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抗痨药物之间有着严重的相互作用,可使抗痨药物的毒性增大,或降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代谢水平,使得混合感染的治疗复杂化。原则上,结核一经诊断,即应进行抗痨 DOT 治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延至抗痨治疗完成后再进行。
艾滋病导致的肺结核预防
结核病防治与艾滋病防治应紧密结合,对艾滋病人实行结核病预防性化疗。同时结核病患者特别是血行播散型结核病有必要进行HIV监测,以早期发现艾滋病。
艾滋病导致的肺结核一般护理
艾滋病导致的肺结核护理
据 2000 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分析: 450 全国有 5.5 亿人感染了结核菌, 万人患活动性肺结核,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达 200 万,75的病人年龄在 15~50 岁之间,正是劳动力产出年龄段。每年因结核病死亡者达 13 万,是各种传染病死亡最多的疾病。同时耐药病人多,农村病人多,传染性肺结核疫情居高不下,加上艾滋病的流行,双重感染的发展,必将对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控制带来困难。艾滋病和结核病混合感染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据估计,目前世界上感染 HIV 的人大约 1/3 混合感染有结核。
我国香港1984-2000年,共发现HIV阳性者1542例,其中艾滋病500例,并发结核病者109例,占21.8%。我国台湾省1994-1999年发现HIV感染者309例,并发结核病者77例,占24.9%。泰国已对所有新登记结核病人作艾滋病病毒检测十几年,其北部地区艾滋病患者的双重感染率达到40%。越南1998年6月报告艾滋病1206例,其中并发结核者占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