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

    小儿消化道异物引起的急性肠梗阻以粪块堵塞为主。偶然也有误吞异物或食用不能消化之食物引起。小儿特别是幼儿喜欢将其玩具及身边的各种东西放入口内,可因逗笑哭闹误将异物吞入消化道内,因此小儿消化道异物较成人常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外科,普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肠,胃
    多发人群:儿童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胃镜治疗、手...
    治 愈 率:50%
    治疗周期:1-7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恶心与呕吐,消化不良,脐周疼痛
    相关检查:气钡双对比造影,电子胃镜,纤维胃镜
    并发症:腹膜炎
    治疗药品: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
  •   一、发病原因

      消化道异物分为3类:

      1、外源性:

      多因小儿将异物含在口中玩耍,不经意吞入消化道。

      也有因精神异常而吞入者,但在小儿中少见。异物种类很多,按其性质可分为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两类。

      2、内源性:

      此种异物在小儿中罕见。

      为体内消化道外所产生的。如胆结石,经胆囊-十二指肠瘘进入胃内,或进入肠道。

      有报告因胆石而引起肠梗阻者。

      蛔虫团经幽门进入胃或食管,也为内源性异物。

      3、消化道内形成性:

      多因在短时间内食入大量富含纤维的食物、果品、或吞入毛发等,经过消化道和消化液的作用在胃内或肠道内形成的结块。

      二、发病机制

      一般吞入的异物只要能通过食管进入胃部,通过幽门则可经过全消化道24~48h内排出体外,若停滞于消化道内,常可引起消化道的出血、穿孔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小儿以食道异物最多见,其次为胃及肠道。

      异物一般多停滞在胃幽门部、十二指肠曲空肠转角处或回盲部等处。粪石梗阻,多因小儿有不良排便习惯或食入大量带核的不易消化的食物,使之积聚于小肠或结肠内不能排出,而造成肠梗阻。

      小儿胃肠道异物以外源性最多见,其次为胃石和粪石,罕有内源性者。

      较大异物可引起胃肠道梗阻,而锐利的异物可因胃肠黏膜的损伤和肛门的擦伤引起出血。

      尖锐异物还可扎在胃或肠的壁上,甚至引起穿孔,进入腹腔。穿孔后多与周围脏器粘连,故严重腹膜炎少见。

  • 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一般治疗

      一、治疗

      一般消化道异物除食管异物需立刻经食管镜取出外,其余均不需治疗。在饮食方面仍用一般饮食,不改变食谱,可以增服一些富有纤维质的食物,增加大便量以利异物排出。禁忌使用泻药,以防引起肠蠕动紊乱,异物损伤肠壁。胃肠异物多不引起腹胀,如腹部柔软,并能触及异物团块者,如黑枣形成的胃石或结肠内果核粪石。可在麻醉下隔腹壁按压或肛门指检,将大块捏成小块,配合服用中药行消积化结治疗,多能自行排出而治愈。若异物长期固定一处,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肠出血者,须手术治疗。含化学性有害物质(如铅、汞等)的异物,不宜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应积极早期取出。

      1.一般仅作观察: 等待异物自行排出,不宜使用泻剂和改变食谱,以免因胃肠运动增加,反而使异物易于嵌顿或发生胃、肠穿孔。

      2.胃镜治疗: 近年来应用胃镜治疗消化道异物的报道越来越多。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可考虑使用胃镜取出异物:

      ①滞留于上消化道的异物;

      ②尖锐的异物、较长的异物,或毒性异物经过胃肠可导致中毒者;

      ③长针一类的异物(>5cm),一般不易通过十二指肠曲。使用胃镜取出小儿消化道异物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李栓位报道胃镜紧急处理小儿上消化道异物62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2岁。食道异物28例,胃底34例。胃镜1次成功率95.2%(59例),失效3例(4.8%)。少数术后略感咽痛、胸痛,勿须特殊处理。所取异物最重32g,最长10cm,平均每例费时5~10min。无并发症发生。故治疗消化道异物应作为首选方法。使用胃镜应严格按操作技术规范,由熟练者施行。如已穿孔者忌用。

      (1)术前准备:

      ①详问病史(吞入原因、异物种类、大小、形态、数量、时间、地点、有否旁证);

      ②X线拍片定位定性;

      ③实验室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

      ④备好急救药品、器材以防意外;

      ⑤麻醉选择:可用1%~2%的丁卡因咽部喷洒,必要时请麻醉师协助;

      ⑥可酌情给予一定药物,如山莨菪碱(654-2)、地西泮(安定)、维生素K3等药物术前注射。

      (2)选择仪器:<7岁幼儿可用直径较细的GIF-P2型全视式纤维胃镜,>7岁的儿童也可使用成人胃镜。依异物种类、形态、大小可备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取物器。如圈套器、齿形抓、提篮式、网兜式等等,以供用时选择。

      (3)操作步骤:当持内镜见到异物时,不要急于去取。可先吸取黏液或分泌物,并适当充气,送水冲洗,使异物更加显露。同时选择适当取物器。操作时手法宜谨慎、轻柔。当异物嵌顿的毗邻有重要脏器或大血管时,更应小心。且忌盲目强行提取。整个过程应严密观察呼吸,若口唇发绀或发生其他意外,需立即终止异物处理,并予以抢救。异物通过贲门、食管、会厌部时,应注意异物的方向,勿损伤黏膜。异物宜紧靠镜头端,以防滑脱。非金属异物可先用激光击断后再取。

      (4)术后处理:术后可服去甲肾上腺素0.5~1mg加生理盐水25~50ml或氢氧化铝凝胶5~10ml,2~3次/d,连用3天,小婴儿酌情减量。术后1~2天内应监护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变化情况。可禁食1~2天。勿进热饮或刺激性食物,可给予牛乳或流质饮食。

      3.手术治疗: 对胃镜不能取出的下列异物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1)尖锐异物停滞不前或疑有穿孔者。

      (2)巨大异物估计不能通过幽门,用胃镜失效者。

      (3)溶解慢或不溶解的毒性异物,经胃肠道有危险者。

      (4)肠道金属异物停滞一处,4~5天不再移动、有穿孔危险者。

      (5)透光异物,4~5天未排出,腹部有压痛者。

      (6)引起梗阻等并发症经一般治疗无效者,均应剖腹手术取出异物。

      4.高纤维食物可帮助锐利异物排出:有人报道1例误将小刀吞入,胃内滞留呈开位。嘱食用高纤维食物,不切断的炒韭菜,第2天小刀被韭菜植物纤维包裹安全排出,无消化道损伤。前述李栓位报道胃镜治疗失败的3例上消化道异物中,2例为食管中段嵌顿锐利金属片2片,强行取出有穿孔危险,令其高纤维饮食,翌日异物已排出体外,无并发症。这说明高纤维饮食对尖锐异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暂时无其他治疗条件,或家长拒绝胃镜、手术治疗者,可在严密追踪下试用。

      5.药物: 有人认为,根据应该使异物容易通过的治疗原则,可给予石蜡油、惰性粉末如白陶土、铋剂等,以帮助异物顺利排出。 6.其他 有继发感染应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有脱水、出血等应给予输液、输血、止血等相应治疗。

      二、预后

      消化道异物排出或取出后,预后良好。但若发生穿孔,造成腹膜炎可发生粘连后遗症。

  •   尽早治疗。

  • 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一般护理

      1.进食时不可惊吓,逗乐或责骂,以免大哭,大笑而误吞。

      2.教育儿童要改掉口含笔帽,哨及小玩具等坏习惯。

      3.危重及昏迷病人进食时,应特别注意,以防误吞。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粪石梗阻,多因小儿有不良排便习惯或食入大量带核的不易消化的食物,使之积聚于小肠或结肠内不能排出,而造成肠梗阻。

  • 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饮食原则

      平时注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小儿消化道异物引起的急性肠梗阻以粪块堵塞为主。偶然也有误吞异物或食用不能消化之食物引起。小儿特别是幼儿喜欢将其玩具及身边的各种东西放入口内,可因逗笑哭闹误将异物吞入消化道内,因此小儿消化道异物较成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