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非冻结性冷伤

    冻疮在我国一般发生于冬季和早春,在长江流域比北方多见。因为长江流域冬季虽然气候较高于北方,但比较潮湿,且防寒措施不及北方地区。儿童常不顾防寒,故患冻疮者常见。故壕足和浸渍足过去多发生于战时,前者是长时间站立在1~10℃的壕沟内所引起,后者是站在冷水中所引起。在平时这两种冷伤也可在某种施工、水田劳动或部队执勤等情况下发生。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外伤科,普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足部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5%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疾病症状:手背部皮肤发红肿胀,手冻伤,脸裂
    相关检查:皮损,皮肤颜色
    并发症:闭塞性动脉硬化
    治疗药品:冻疮膏,冻疮未溃膏,二十五味儿茶丸
  • 病因:

      暴露于冰点以上低温的机体局部皮肤,发生血管收缩和血流滞缓,影响细胞代谢。待局部得到常温后,血管扩张、充血且有渗出,反应较大者在表皮下有积液(水泡)。有的毛细血管甚至小动、静脉受损后发生血栓,而后引起一些组织坏死。

  • 非冻结性冷伤一般治疗

      发生冻疮后,局部表皮存在者可涂冻疮膏,每日温敷数次。有糜烂或溃疡者可用含抗菌药和皮质甾的软膏,也可用冻疮膏。战壕足、浸渍足除了局部处理。

      用药安全

      1、患过冻疮的人、特别是儿童,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并可涂擦某些防冻疮霜剂。

      2、发生冻疮后,局部表皮存在者可涂冻疮膏,每日温敷数次。

      3、有糜烂或溃疡者可用含抗菌药和皮质甾的软膏,也可用冻疮膏。

      4、战壕足、浸渍足除了局部处理,宜用某些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以改善肢体循环。

      5、冬季在野外劳动、执勤的人员,应有防寒、防水服装。患过冻疮的人、特别是儿童,在寒冷季节要。

      6、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并可涂擦某些防冻疮霜剂。

    非冻结性冷伤辨证论治

      1.中医疗法:

      每日可用420C温水浸泡,每次20分钟,用毛巾擦干;室温保持在150C以上,并注意局部保暖,亦可用按摩或透热疗法,一般一周可愈。如有破溃感染,局部涂敷冻伤膏。我国民间验方,如用辣椒杆可花椒煎水浸泡患部,据报导效果较好。

  •   预防

      冬季在野外劳动、执勤的人员.应有防寒、防水服装。患过冻疮的人、特别是儿童,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并可涂擦某些防冻疮霜剂。

      急救

      局部表皮涂冻疮膏,每日温敷二三次。有糜烂或溃疡者用抗菌药和皮质甾软膏或冻疮膏。

      急救要点

      1.将患者移到暖和的地方,并將衣服解开,用毛巾、毛毯让全身保温,不可搓揉冻伤部位。

      2.患者呼吸停止时,立刻将气道开放,并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停止跳动,则要进行心肺复苏术。

      3.只有手脚冻伤时,可在患者稳定后,将手脚泡在溫水中(37~40度),也可给予温热的饮料,但不可用热水浸泡或是火来取暖。

      4.冻伤部位恢复后,要消毒患部并包扎起來,送医治疗。

  • 非冻结性冷伤一般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 非冻结性冷伤饮食原则

      非冻结性冷伤食疗方:

      1、准备新鲜鲤鱼1条,当归2钱,枸杞子3钱,黄芪3钱,川芎1钱,白酒、姜丝、葱丝、盐各少许。先将当归、川芎、黄芪和枸杞子用两碗水和酒煎汤,煎至剩八分量备用;鲤鱼收拾干净后,与煎好的药膳汤一同放入碗中,上屉蒸至鱼熟;出锅后,加少许盐,撒上姜丝和葱丝,再将药膳汤趁热淋上几次即可。

      2、苁蓉羊肉粥:将肉苁蓉10克洗净切细,羊肉150克洗净切片,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去浮沫,下大米100克,煮至粥熟,调味服食,每日1―2剂。

      3、姜葱瘦肉粥:生姜30克、葱白5茎洗净切细,猪瘦肉100克洗净切丝,下大米100克,煮至肉熟粥成时,调入葱姜及调味品,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

      4、川椒吴萸粥:川椒、吴萸各3克研为细末,先取大米50克煮粥,待熟后,调入上述药粉、食盐、猪脂等服食,每日1剂。

      5、小茴香粥:将小茴香10―15克水煎取汁,加大米50克煮粥服食;或将小茴香3―5克研为细末,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1剂。

      6、肉桂粥:将肉桂3克水煎取汁,加大米50克煮粥,或待大米粥熟后调入肉桂浓汁,或将肉桂1―2克研为细末,调入稀粥中,再加红糖调服,每日1剂。

      7、附片鸡睾粥:附片10克水煎取汁,入大米150克及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下鸡睾2枚,粥熟后加葱、姜、椒、盐等,再煮一二沸服食。

      8、当归二乌汤:当归、制二乌、红花各10克,川椒、小茴、干姜、桂皮各5克布包将猪瘦肉500克洗净、切块,加水同炖至猪肉熟后,去药包、加葱、辣椒、料酒、食盐、味精等再煮一二沸,饮汤食肉,每日1剂,连续5―7天。

      9、胡萝卜羊肉汤:川椒、桂皮、小茴、苹果各5克,附片10克。将胡萝卜500克洗净切块,羊肉1000克洗净切块,与诸药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辣椒等,文火炖至羊肉烂熟后,两日1剂。

      10、桂枝苏叶狗肉汤:桂枝、苏叶各10克,小茴、干姜、桂皮、川椒各5克,布包;将狗肉1000克洗净,放锅中煮沸后,取出切块。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转文火炖至狗肉烂熟后,去药包、葱、姜、椒、盐、味精等调味服食。

      11、当归活血汤:当归30克,红花、川椒各10克,布包,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羊肉1000克再煮,熟后去药包,将羊肉取出切块,放回汤中,调入葱、姜、椒、盐等,再煮一二沸后服食。桂姜附子烧鸡块:桂枝、干姜各10克,附片5克,煎取浓汁备用。公鸡1只,去毛杂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氽片刻。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热后,下葱、姜煸炒后放鸡块,煸炒变色后,下药汁及料酒,花椒、辣椒等翻炒至熟,加食盐、味精调味服食。

      12、黑豆羊肉汤:将羊肉500克洗净、切块,与黑豆50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去浮沫,调入葱、姜、椒、盐、料酒、味精等,文火炖至烂熟服食。

      13、当归四逆羊肉汤:当归20克,桂枝30克,白芍15克,细辛、通草各5克。将诸药布包,与羊肉500克(切块)煮烂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葱、姜等调味服食。

      14、川椒牛肉汤:川椒30克,小茴、吴萸、大茴、干姜、草果各10克,布包;将牛肉1000克洗净切块,加清水适量煮至牛肉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等调味服食。可温中散寒,活血通络。

      15、附片狗肉粥:将狗肉150克洗净切块,制附片10克布包,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狗肉熟后,去药包,下大米100克煮比,待熟时加调料适量服食,每日1剂。

      非冻结性冷伤患者饮食宜忌

      1、大量喝水。

      2、饮食宜清淡。

冻疮在我国一般发生于冬季和早春,在长江流域比北方多见。因为长江流域冬季虽然气候较高于北方,但比较潮湿,且防寒措施不及北方地区。儿童常不顾防寒,故患冻疮者常见。故壕足和浸渍足过去多发生于战时,前者是长时间站立在1~10℃的壕沟内所引起,后者是站在冷水中所引起。在平时这两种冷伤也可在某种施工、水田劳动或部队执勤等情况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