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腺病毒性肠炎

    腺病毒性肠炎由腺病毒感染所引起。腺病毒含双股DNA,直径平均70nm,目前已知41个血清型,此外还有某些未能分型的腺病毒。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传染科
    疾病别称:肠道腺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胃肠炎,肠腺病毒胃肠炎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小儿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2%
    治疗周期:7-1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3000元)
    疾病症状:发烧,肚子疼,腹胀
    相关检查:扫描电子显微镜,普通透视检查
    并发症:肺炎
    治疗药品:消旋卡多曲颗粒,盐酸小檗碱片,复合乳酸菌胶囊
  •   肠腺病毒是指腺病毒40及41型,这两种病毒的形态与普通腺病毒一样,直径70~80nm,核心部分40~45nm,内含双链直线形DNA,核心有衣壳;无脂性包膜。主要侵袭小肠引起胃肠炎而得其名。

      腺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电解质紊乱主要以低钾、低钠、高氯及低钙为主。在治疗中可针对上述特点予以纠正。腺病毒性肠炎患儿出现低钾血症者占19.6%,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2.8%,高氯血症发生率最高为25.0%。毒性肠炎患儿大便中氯离子含量相对低于钠离子和钾离子。低钙血症多发生于脱水患儿中,且脱水程度越重,低钙血症程度越重。

      肠腺病毒主要感染的部位是空肠和回肠。其特点是,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变短、细胞变性、变小、溶解。而且常常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渗透压性腹泻。

  • 腺病毒性肠炎一般治疗

      主要根据急性腹泻的治疗原则采取对症治疗。如纠正脱水可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配方为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开水1000ml,分次服用。口服补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或重度脱水经静脉补液后以口服补液维持者,根据病情可用1~3组。重度脱水患者需立即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中毒。成人用量:开始输注5%葡萄糖盐水1000ml,或10%葡萄糖液500ml、0.9%氯化钠液500ml,以后的用量根据脱水程度、血压脉搏而定。待血压回升后给3:2:1溶液(10%葡萄糖3份、0.9%氯化钠2份、1.4%碳酸氢钠液1份)患者有尿后加氯化钾液,浓度在3‰以内。其量在500~1000ml。儿童患者人院24h总输液量按脱水程度以每公斤体重计算,轻度100~150ml,中度150~200ml。重度200~250ml。仍未见尿加钾,浓度在3‰以内。液体成分选上述液体。有酸中毒者首选5%碳酸氢钠液,参照二氧化碳结合力给予用量,也可按5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0容积,或4.49mmol/L,来不及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者,成人可先给5%碳酸氢钠300ml,然后再据二氧化碳结合力增减用量。

  •   一、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是本病预防的重点。

      1.管理传染源

      应早期发现患者及隔离患者。对密切接触者及疑诊患者实行严密的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做好患者粪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饮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医院要严格做好婴儿区及新生儿室的消毒工作。如大便不能自控的小儿,应限制其进入日托或学校。

      3.接种免疫

      轮状病毒的疫苗已可在临床应用。在流行期间,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护作用。提倡母乳喂养,以减少幼儿患病的严重性。经牛轮状病毒免疫后的牦牛的牛奶中含有IgA及IgG抗体,用此种牛奶喂养婴儿也有保护作用。

  • 腺病毒性肠炎一般护理

      预后:一般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