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查加斯病

    查加斯病是由锥虫感染所致的原虫感染性疾病。锥虫病有两种,即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前者分布于非洲西部和中部,主要传染源是人,传播媒介为须舌蝇;后者分布于非洲东部,动物和人均为传染源,传播媒介为刺舌蝇。非洲锥虫病以神经系统病变为主。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传染科
    疾病别称:美洲锥虫病,南美洲锥虫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中、南美洲的人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5%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心脏猝死,肌痛,不典型胸痛
    相关检查:血涂片,血液检查
    并发症: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药品:呋喃西林贴,地高辛片
  •   查加斯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吸血猎蝽虫通过吮吸含有锥虫的动物或人的血液时受到感染,被吸入的锥虫在蝽虫肠道内增殖,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当虫咬伤口或皮肤黏膜破损处被感染性虫粪污染时,锥虫即可传播到宿主体内。猎蝽虫在阿根廷俗称“vinchuca”,意思是“自行掉落”,此虫蛰居于家宅的墙壁和屋顶,至晚间求食时可掉落到睡在下面的人身上,常叮咬人的眼周。当该虫粪便中的锥虫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后,人体就被感染。经皮肤进入人体所引起的皮肤病损称为chagas结节。此外,本病也可通过输血传播或先天性获得,但这两种途径均少见。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不明,自死于该病的患者体内检出锥虫的阳性率并不高。目前有人提出其发病的自体免疫机制学说,认为在感染锥虫后,体内可产生自身反应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后者可溶解宿主的正常细胞。此外,针对心肌细胞肌浆网、层纤蛋白及其他细胞成分的各种抗体也可能与Chagas心肌炎的发生有关。心脏副交感神经的去神经支配作用被认为可能是慢性Chagas病的原因。

     2.病理改变

    神经和自主神经节常有异常改变,可出现巨结肠和巨食管。不同株的克鲁斯锥虫引起本病的病理表现存在地域差异,如巨食管和巨结肠在巴西很常见,但在委内瑞拉却很少见。慢性Chagas病患者多存在心脏副交感神经的去神经支配。心脏病理检查可见全心扩大和心肌肥厚,半数以上有左心室(偶尔为右心室)心尖部变薄并膨出,状如室壁瘤,此为Chagas病心脏的特征性改变。心腔内可有血栓形成,常见血栓填满心尖部,右房内也常有血栓。

  • 查加斯病一般治疗

      查加斯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1.抗锥虫治疗

      (1)呋喃西林(硝基呋喃腙)制剂:

    长程给药有一定疗效。儿童急性期口服剂量每天25mg/kg,连续15天,继以每天15mg/kg,连续75天,全疗程90天。儿童慢性期前15天剂量同上,继以每天15~18mg/kg,连续105天,全疗程120天。由于该药有胃肠道反应,因而使有的病人难以完成全疗程治疗。

      (2)苯硝唑(benzonidazole):

    成人每天5mg/kg,口服,连续60天。该药与呋喃西林(硝基呋喃腙)制剂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和多发性神经炎,应予注意。

      (3)伯氨喹:

    可明显降低急性期病人的锥虫血症,但不能完全清除之;对慢性期病人无效。

      2.抗心律失常治疗

      (1)室性心律失常:

    防治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其所致的死亡是本病重要的治疗目标,但往往不易奏效。尽管各种抗心律失常药已广泛用于本病,但迄今仍缺少大样本和设计良好的临床资料证实哪类药物可降低猝死,改善预后。有人用电生理检查对病人进行危险性分层,并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能减少其心律失常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适用于有症状的或高度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或两者兼有的病人,但目前只有29%的患者采用此法,且有些病人仍不能筛选出有效的药物,使其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对这类病人可能需要采用经验性药物治疗。胺碘酮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显著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且病人对该药耐受良好,但该药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否降低总死亡率目前尚不清楚。 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往往与左心室室壁瘤形成密切相关。如室壁瘤较局限且左心室功能尚可,则室壁瘤切除术不失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有效举措。

      近年来,可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已用于治疗锥虫病所致的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少数病例的临床实践证实确有疗效,其主要适应证为心脏性猝死后的存活者,且其心律失常不能由程序性心室电刺激诱发,也不能为药物治疗所控制。

      (2)传导阻滞的起搏治疗:

    传导阻滞是本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已有相当多的病人植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有症状的病人,尤其病程长者往往可从起搏治疗中获益。故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均为永久起搏的适应证。窦房结功能障碍尽管亦很常见,但很少需行起搏治疗。

      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预后往往不良。心衰症状明显者可常规应用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和洋地黄类制剂,但尚无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本病预后。

      关于ACEI治疗锥虫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有研究表明,晚期锥虫病性心肌病病人应用卡托普利能降低神经内分泌的活性,减少非致死性心律失常。但该研究病例数较少,仅供参考。亦有研究发现,长期应用此类制剂并不能改善该病预后,这可能是因为此类药物并不能预防心律失常所致的死亡。目前多数学者认为,ACEI是治疗锥虫性心脏病合并有症状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和有益的手段,值得提倡和推荐。

      4.抗凝治疗

    本病血栓栓塞合并症的发生率很高,故应长期应用抗凝治疗,尤其适用于左心室功能障碍或有左心室室壁瘤者。

      5.免疫抑制治疗

    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免疫抑制药往往伴有锥虫血症的增加和慢性感染症状的再现。国外对本病早期行心脏移植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应用免疫抑制药后尽管多数病人采用了预防性抗锥虫治疗,但仍会导致疾病的再现。此种感染常呈突发性,并伴特征性的皮肤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在活检的心内膜心肌标本中常可找到锥虫。由此可见,虽然本病的心脏损害可能有免疫机制参与,但免疫抑制疗法并非是有效和安全的。对于急性再现病例,一般可采用短程呋喃西林(硝基呋喃腙)制剂或苯硝唑治疗,反应良好。但由于这些药物毒性较大,多数专家主张仅用于心内膜心肌活检或临床所见锥虫病再现的心脏移植病人。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预后尚好,仅少数病人发生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

      二、预后

      本病的心脏损害呈缓慢持续性发展,历时可达数10年之久,从亚临床型心肌炎至轻度室壁节段性异常伴传导障碍,继而出现严重心室结构异常,直至最终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出现与严重程度似乎与预后呈平行关系。但目前尚缺乏长期随访资料。

  •  查加斯病预防

     预防:改善住所,消灭锥蝽栖息地。住房内及其外周定期喷杀锥蝽药物以便控制传播媒介。建立良好卫生习惯,晚间将所有动物,特别是犬从住房中驱除出去。并尽量消灭动物贮存宿主,孕妇应加强锥虫的检查,药物治疗急性早期与不定期孕妇患者和她们的新生儿。供血员于供血前,应用血清学方法(两种)检测抗体,筛除感染。将有感染性血液,于使用前加结晶紫(crystal violet)0.25g/L,置于4℃电冰箱内24h 杀死锥虫后,才可安全使用。个人防护可用蚊帐防止锥蝽叮咬。

  • 查加斯病一般护理

      查加斯病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

  • 查加斯病饮食原则

      查加斯病饮食保健

    注意环境卫生,避免饲养宠物,避免锥蝽叮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被锥蝽污染,以免患病,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多吃点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吃点瘦肉、肌肉、鱼类、乳类、新鲜蔬菜水果、马铃薯、山药、荸荠、藕粉、慈姑、番茄、胡萝卜等

美洲锥虫病,南美洲锥虫病
查加斯病是由锥虫感染所致的原虫感染性疾病。锥虫病有两种,即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前者分布于非洲西部和中部,主要传染源是人,传播媒介为须舌蝇;后者分布于非洲东部,动物和人均为传染源,传播媒介为刺舌蝇。非洲锥虫病以神经系统病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