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指一定部位的肌肉反复受外力损伤所致骨化,限局性者通常于肌肉的瘢痕内形成骨质。外伤性骨化性肌炎也称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只显单一病灶。多见于30岁以前。常发生在外伤后。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肌肉
    多发人群:多见于30岁以前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
    治 愈 率: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
    疾病症状:石骨症,韧带骨化,弥漫性腹部骨化
    相关检查:床旁透视与术中透视,血清抗PM-1抗体,骨关节及软组织CT
    并发症:小儿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肘关节骨化肌炎,骨化性肌炎
    治疗药品:跌打丸,痛肿灵(酊剂),散痛舒片
  •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疾病病因

      外伤后,软组织内出血可能是造成骨化的原因。常于外伤2-3周后,在软组织出现钙化及骨化。

      有少数病例为并发与其他疾病者,例如发生在偏瘫、脊髓前角灰白质炎

  •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一般治疗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西医治疗

      1、早期(反应期) :

      局部软组织出现肿块,有时发热,伴有疼痛,关节活动受限。X 线摄片示软组织内有不规则棉絮状模糊或关节周围云雾状的钙化阴影。以肘关节骨化性肌炎为例,在前臂伸屈肌、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近肘关节处采用轻柔适中的抚、摸、揉、推、弹、拨等手法以松解剥离肌腱、腱膜及肌肉的粘连。其后术者一手持患肢腕部,一手持肘关节上中部,轻微持续牵引,再持患肢腕部轻柔地做肘关节无痛下的内收、外展和前后屈伸方向的抖动及环转手法。切忌手法粗暴及对局部肿块和关节囊行按摩刺激,更忌对肘关节用力拔伸牵引,硬性内翻、外翻及前后屈伸。手法治疗期间同时配合局部薰洗并指导病人行无痛或稍痛下肘关节主动活动功能锻炼。

      2、中期(活跃期) :

      发热,局部皮温高,压痛,质硬肿块,局部肿块因逐渐骨化较前增大明显,肌肉僵硬萎缩,关节疼痛不明显,关节功能活动障碍。X线摄片示肿物周围花边状新骨大量生成,界限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肿物停止发展并有所缩小,而形成较为致密的骨化性团块。可给予患肢依照早期手法按摩。然后,术者一手持患肢肘关节近端,一手持患肢前臂中部,柔和稍用力逐渐被动屈伸肘关节,常常可听到骨化性肌炎断裂声及粘连撕裂声,此时肘关节的被动活动可达到基本正常范围。如遇骨性阻挡,切忌强行被动屈伸,以免再次发生骨折,应待骨化组织逐渐成熟及局限后,行手术治疗。手法治疗后,局部薰洗治疗,并指导病人在疼痛可耐受情况下,行肘关节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功能锻炼。

      3、晚期(骨化期) :

      局部无疼痛,肌肉僵硬萎缩严重,关节强直在某一体位或仅有轻微的活动度。X线摄片示,出现壳状骨性软骨,骨化范围局限,骨化明显致密。行手术切除骨化组织及关节松解术。用肘外侧切口,在肱骨外髁嵴部分别向肘前及肘后剥离,显露骨化组织后将其切除并彻底松解粘连组织,闭合切口前应松止血带仔细止血,放置负压引流。术后经3 周制动,进行关节主动活动以免再发生粘连。待刀口愈合拆线后,行中药熏洗治疗。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辨证论治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根据舒筋活血、散瘀止痛、温经通络、软坚散结的治则,选用如下组方进行熏洗,每天2次每次30min,每剂熏洗3天,10天为1个疗程。处方:鸡血藤30g,生南星30g,红花30g,木鳖子20g,生二乌15g,木瓜25g,三棱25g,莪术25g,海桐皮30g,路路通30g,桑枝30g,桂枝30g,山甲15g等。用布将上药包好,用冷水先浸泡20~30min,然后再加热煮沸,30min后倒入脸盆先熏后洗患处。

  •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预防

      本病是严重创伤的并发症,可以通过努力而阻止它的发生与发展,凡关节严重损伤患者。应及时诊治,不要盲目推拿,按摩造成继发损伤,关节脱位。应及时复位如有较大血肿,要及时穿刺抽出后加压包扎,关节创伤宜早期制动。用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若有肿胀宜中西医结合,使肿胀迅速消退。对于伤致截瘫患者,若发现下肢有不明原因的较大血肿时,应及时穿刺抽出并加压包扎,这些都是预防严重创伤后继发骨化性肌炎的有效方法。

      1脱位与骨折应尽快复位与治疗;最好不要超过伤后24小时。同时应防止多次脱位以加重损伤(如习惯性脱位)。

      2 在损伤恢复期,严禁被动,强力活动或粗暴按摩。

      3 在损伤早期要适当制动;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在不痛条件下进行主动锻炼。

  •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一般护理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护理

      手法治疗

    (1)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术者一手握其患肢的手掌,另一手大拇指、食指从肩部起运用“缕法”缓缓向下缕顺,缕时,每隔一段缕捏1次,以达到理筋分筋之目的。

    (2)术者右手大拇指运用“顺法、从肩、臂至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进行点揉,以达到通络止痛的作用。

    (3)术者两手掌由腋下至肘部,下达前臂运用“搓法”先轻后重,由重转轻进行搓动,以达到舒筋散瘀及松解肌腱的功效。

    (4)术者一手或两手握其患肢的远端,运用“运拉”法顺势牵引,牵力不可粗暴,使患肢伸的功能逐渐恢复。

    (5)术者左手固定其患肢的上臂,右手握其腕部,运用“屈法”使患肢的掌心向着肩部屈曲。此时,术者手法用力要均匀,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加重肘部的软组织损伤。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又说:“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的记载。可见其历史之悠久。通过按摩能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松解组织粘连。功能锻炼,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局部的新陈代谢与按摩相得益彰,配合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软坚散结的中药熏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饮食原则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饮食保健

       饮食治疗有限,暂无有效的饮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