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肋畸形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随着人类的进化,颈椎上的肋骨早已退化不复存在,但也有2%的正常人于第7颈椎上仍有颈肋残存,其中大多数人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体检中发现。
颈肋的形态各异,从病理解剖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完整型颈肋
指具有较为典型的肋骨形态,前方以肋软骨与胸骨或第1肋骨相连结。一般见于第7颈椎,罕有发生于第6或第5颈椎者。
2.半完整型颈肋
与前者相似,惟其前方以软骨关节面与第1肋骨相连。
3.不完全型颈肋
其形态与肋骨相似,惟发育较短小,前方以纤维性束带与第1肋骨相连结。
4.残留型颈肋
指于第7颈椎横突外方仅有1.0cm左右长短的残留肋骨,其尖端多以纤维束带附着于第1肋骨上。
除上述四型外,还有某些病例表现为第7颈椎横突过长,同样构成了胸廓出口狭窄的病理解剖因素之一。
此种先天性畸形并不在出生后早期发病,一般多于20岁前后发病,尤其是女性,由于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致使双侧肩胛带逐渐下垂,加之劳动负荷的递增,使前斜角肌的张应力增加,胸廓出口处内压升高,最后引起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受压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颈肋畸形一般治疗
颈肋畸形西医治疗
(一)治疗
视病情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1.无症状者
指在体检或做其他检查时发现有颈肋者,原则上勿需特别处理。
2.症状较轻者
以预防病变发展及增强肩部肌力为主。
(1)减荷:减轻上肢负荷,尽可能地避免用手臂持物,可以肩部负重取代之。
(2)锻炼:增加肩部锻炼,可利用体操、肩部负载及按摩等来增加肩部肌力,尤其是对肩胛提肌的训练。
(3)体位:让患者在休息时,尤其是卧床情况下使患侧上肢置于上举过头位,以缓解及对抗肩胛带的下垂作用。
3.症状持续者
指症状明显、经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者,多需手术治疗。
(二)预后
一般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症状,极少行手术治疗。
颈肋畸形饮食原则
颈肋畸形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