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下颈椎不稳症

    位于颈2~3椎节以下的颈椎椎节不稳定统称为下颈椎不稳症,在临床上更为常见,且其病情相差甚大。其中伴有椎间盘(髓核)突出或脱出者不属本节讨论内容,本节主要涉及原发性、仅仅表现为椎节松动不稳的病例。本病可视为颈椎退变的一个过程,又因其具有一系列症状及客观所见,并有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疗法,因此亦可作为一个独立性疾患提出讨论。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颈部,脊柱,关节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疾病症状:颈部酸痛,颈部僵硬,放射性疼痛
    相关检查:颈部MRI,颈部活动度
    并发症:
    治疗药品:颈复康颗粒,万通筋骨片,颈痛颗粒
  • 下颈椎不稳症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其发病原因与上颈椎不稳症不尽相似,上颈椎不稳症的发病以先天性因素为主,而在下颈椎,后天性因素则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1退行性变

    自机体生长发育停止后即开始退行性变过程,意味着各组织将朝着推动自身形态与功能退化的方向发展。尽管这一过程持续到生命停止,但在不同阶段所造成的病理解剖特点与后果并不一致。从颈椎失稳这一角度来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退变早期椎节呈现轻度不稳:指纤维环及髓核刚刚开始脱水、体积变小及弹性降低的早期阶段,在此情况下,椎节必然出现松动。在侧位动力性X线片上,可以发现颈椎椎节出现轻度梯形变,此种病理生理改变易激惹后纵韧带及根管处的窦椎神经,引起局部症状。此期所引起的症状相当于颈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期颈椎病;同样,此期也是这种类型颈椎病的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基础。

      (2)退变中期椎节明显失稳:指椎体间关节等退行性变进一步加剧,髓核明显脱水,并可出现纤维环的破裂及髓核移位,以及韧带骨膜下间隙形成。在此情况下可以引起椎节的明显松动及变位,严重者甚至出现半脱位样改变。在此情况下,视原发性或继发性椎管的矢状径不同而在临床表现上有所差异。

      ①大椎管者:指椎管矢状径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大多表现为窦椎神经受刺激所出现的颈部症状,少有脊髓或神经根受激惹的临床表现。

      ②小椎管者:椎管愈小,椎节移位所引起的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征愈明显。因此,其不仅具有颈型颈椎病症状,尚有可能出现根型、椎动脉型或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诉与体征。其特点是症状的变动幅度较大,与患者颈部的体位关系密切。

      (3)退变后期椎节失稳后恢复:由于前期的明显失稳引起椎间隙四周韧带骨膜下出血、机化、软骨化、钙盐沉积及骨化,从而使失稳的椎节逐渐恢复原有的稳定。尽管前纵韧带、后纵韧带以及周围的其他韧带为增生的骨赘所取代,并可对脊神经根、椎动脉或脊髓神经形成持续性压迫,但椎节的稳定性却获得恢复。此种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对小椎管者是有害的,而对大椎管者则十分有利,因为后者一般不引起神经组织的受压症状。

      2.外伤与劳损

    在现代生活中,外伤的机会日益增多,尤其是高速公路与高速车辆的出现更增加了脊柱损伤的机会。头颈部的突发性外伤与颈部的慢性劳损均可引起椎节程度不同的松动与失稳,尤其是当外力引起椎节超限活动时,椎节韧带易出现撕裂征,并可直接引起与颈椎退变早期或中期相类似的后果,尤其是椎节移位明显及椎管狭窄者。

      3.咽喉部炎症

    主要是咽喉局部及上呼吸道的炎性反应,甚易招至椎节周围韧带及关节囊的松弛,以致加重椎旁肌肉受累,导致肌肉无力,从而可以更进一步地加剧颈椎的不稳。

      4.其他

    包括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在治疗中过度的大重量持续牵引、不恰当的手法操作、不适当的颈部锻炼以及其他凡是可以引起颈部肌肉萎缩的伤患等,均可引起或加重颈椎的失稳。

  • 下颈椎不稳症预防

      (一)治疗

      1.对原发性者

    先施以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颈围、理疗及其他疗法,并注意预防各种好发因素。对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并已明显影响工作、生活者,则可酌情行手术治疗。一般施以椎体间界面内固定或植骨融合术即可,疗效均较好,作者曾施术多例,疗效满意,定期随访均获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2.对继发性者

    视原发病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其中对属于颈椎病某一病理生理阶段者,仍应按颈椎病处理,包括手术疗法,一般均可在原发病得到治疗的同时使椎节得到稳定。

      (二)预后

      单纯性或原发性椎节不稳者预后均佳;但继发性者,视其原发病而异,其中椎管矢状径明显狭窄者的预后较差。

位于颈2~3椎节以下的颈椎椎节不稳定统称为下颈椎不稳症,在临床上更为常见,且其病情相差甚大。其中伴有椎间盘(髓核)突出或脱出者不属本节讨论内容,本节主要涉及原发性、仅仅表现为椎节松动不稳的病例。本病可视为颈椎退变的一个过程,又因其具有一系列症状及客观所见,并有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疗法,因此亦可作为一个独立性疾患提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