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麻疹病毒肺炎

    麻疹病毒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婴幼儿及免疫低下者为多,多发生于疾病的早期。并发肺炎时麻疹患儿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常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发绀。肺部能闻及干湿啰音。大多随麻疹热退、皮疹隐退而肺炎亦逐渐消散。但营养不良、体弱免疫力低下者发生巨细胞肺炎,病情常迁延不愈。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传染科
    疾病别称:麻疹肺炎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治 愈 率:90%
    治疗周期:10--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咳嗽,高热不退,发绀
    相关检查:病毒感染免疫检测,痰液细菌涂片,胸透
    并发症:
    治疗药品:麻疹减毒活疫苗,利巴韦林片,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   (一)发病原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麻疹病毒肺炎(measles pneumonia)。麻疹病毒可侵犯整个呼吸道黏膜并产生肺炎,可发生于麻疹出疹前期和发疹期,免疫功能低下的幼儿常无皮疹,极易发生巨细胞肺炎。由于呼吸道黏膜的广泛损害,在出疹期或疹后期常伴发细菌性感染,多发生于营养不良、体弱的儿童。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常见,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尤为多见,病情多较严重。少数患儿尚可并发腺病毒感染。麻疹同时并发细菌性感染和腺病毒感染时,病情则更为严重,常为麻疹肺炎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二)发病机制

      麻疹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广泛的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麻疹病毒肺炎的病理表现是呼吸道包括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急性炎症,黏膜水肿、充血、坏死可形成溃疡伴纤毛脱落,间质有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形成。病变累及细支气管周围,发生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单核细胞浸润性间质性肺炎,肺内病灶可融合,侵犯网状内皮系统,引起淋巴结肿大。呼吸道和肺泡壁出现上皮多核巨细胞,其核和细胞质内含有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巨细胞肺炎。肺泡内充满脱落的变性上皮细胞、多核细胞和单核细胞,肺泡壁有透明膜形成,支气管分泌物以及脱落细胞可使支气管部分阻塞而引起局部肺气肿和肺大疱完全阻塞时可发生肺不张。伴发细菌性感染产生支气管肺炎的病理改变,有时并发脓胸或脓气胸。病灶迁延不愈可产生支气管扩张症。

  • 麻疹病毒肺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目前,对麻疹病毒至今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一般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经雾吸或静脉注射均未证明有任何确定效用。麻疹病毒肺炎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支持疗法和预防治疗并发症。采用适当抗生素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已并发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应针对致病菌并结合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伴发喉炎出现喉梗阻时,除予氧疗外,应结合病情考虑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以改善通气。

      (二)预后

      麻疹肺炎的病死率较高。20年前麻疹肺炎病死率为60.1%,现仍为10%左右。

  • 麻疹病毒肺炎一般护理

      我国自广泛接种减毒麻疹活疫苗后,麻疹已很少发生,麻疹肺炎则更为少见,由于麻疹肺炎的病情严重,特别是继发细菌感染和腺病毒感染肺炎的病死率高,临床上就警惕这些合并症的存在,以便尽早作出诊断和处理。

  • 麻疹病毒肺炎饮食原则

      麻疹病毒肺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麻疹肺炎
麻疹病毒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婴幼儿及免疫低下者为多,多发生于疾病的早期。并发肺炎时麻疹患儿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常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发绀。肺部能闻及干湿啰音。大多随麻疹热退、皮疹隐退而肺炎亦逐渐消散。但营养不良、体弱免疫力低下者发生巨细胞肺炎,病情常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