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利斯特菌病

    利斯特菌病(listeriosis)又译为李司忒菌病,李氏杆菌病 ,李司忒氏菌病。利斯特菌病是李斯单胞菌所致感染,多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散发性感染,主要见于新生儿、老人、孕妇及免疫缺陷病人。引起成人心内膜炎利斯特菌有3个菌种,仅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可引起人类感染。新生儿及免疫缺陷儿童比较常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传染科
    疾病别称:李氏杆菌病,李司忒菌病,李司忒氏菌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新生儿,老人、孕妇及免疫缺...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30%--50%
    治疗周期:3--8周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疾病症状:共济失调,恶心,背痛
    相关检查:心电图,直接涂片检查,真菌培养
    并发症:骨髓炎,腹膜炎,胆囊炎
    治疗药品: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
  •   一、病因:

      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病为革兰阳性杆菌,兼性厌氧,无芽孢,长1~3μm,有鞭毛及动力,在多种培养基中生长,耐碱不耐酸,最适宜的培养温度为35~37℃,低于4℃生长较差,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过氧化氢酶阳性,甲基红及V-P反应阳性,在含血清的葡萄糖蛋白胨水中能形成粘多糖荚膜,在血琼脂平板上可产生溶血环,在脑脊液标本中成对排列,形如球菌,可误为肺炎球菌,当革兰染色过度脱色其形状又如流感杆菌,有时与类白喉杆菌也极易混淆,则需按其生化特性等作鉴别。

      二、发病机制:

      病菌自胃肠道侵入后,由小肠微绒毛的上皮细胞内摄作用所摄取,感染巨噬细胞,并随巨噬细胞播散至全身,李斯特菌可产生溶血素,后者可与细胞膜的胆固醇结合,并引起巨噬细胞的死亡,病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沙门菌相似,是细胞内寄生菌,可以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多种因素能影响李斯特菌在细胞内生长及致病,如铁化合物,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细菌表面成分及溶血素等,宿主对这类细菌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实验证明,小鼠感染李斯特菌后,在脾脏和局部淋巴结引起T细胞的母细胞转化和繁殖,这种细胞如被动转移至正常小鼠,可使后者抵抗李斯特菌的致死性感染;而血清则不能被动转移抗病能力,T细胞的特异保护能力依赖于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在致敏的T细胞作用下,可迅速动员至炎症部位,吞噬致病菌,并增强杀灭致病菌的能力,动物实验还证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细胞毒药物可有效地抑制细胞免疫,使受小剂量李斯特菌感染的动物死亡。

      孕妇受染后本身病情很轻,但如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时,常引起后两者严重感染,胎儿病理检查可见全身各脏器有播散性,多发性针尖大小黄白色小脓肿,在肝脏最为显著,其次为脾,肾上腺,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镜检有坏死灶和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坏死区及其周围可发现革兰阳性杆菌,脑膜炎患者尸检所见为化脓性软脑膜炎和室管膜炎,常伴有脾充血肿大,肝,肾上腺和肺有局灶性坏死和炎症。

  • 利斯特菌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氨苄西林:为最佳首选药物,对孕妇及婴儿安全,且能在脑内达到有效浓度。

      脑膜炎患者:氨苄西林200mg/kg,每4~6h静脉给药,疗程3~4周。

      免疫功能障碍者:用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治疗。庆大霉素用量要达到血清浓度5~8μg/ml,CSF浓度达到1~2μg/ml。

      青霉素:一般能治愈利斯特菌病。

      心瓣膜受染患者,用青霉素联合妥布霉素治疗。

      对青霉素过敏者采用甲氧苄啶160mg联合磺胺甲?唑800mg,每6~12h静脉给药。

      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嘧啶等也有效。

      二、治疗后:

      胎儿利斯特菌病可致流产或死产。

      新生儿利斯特菌病的早发型病例病死率约为30%,晚发型约为10%。若伴有恶性肿瘤或原本免疫功能低下者则病死率更高,患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病变和心内膜炎的病死率可达50%。

  •   一、预防:

      由于利斯特菌病是由食物经口感染的,因此要重视饮食卫生,如不喝生牛奶,不吃生蔬菜及未经煮透的肉类食品等,凡是免疫功能障碍的人群应避免与李利斯特菌病患者接触,应积极治疗孕妇利斯特菌病可预防新生儿或胎儿感染,在新生儿室发现该病时,应进行隔离防止传播,多采用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治疗,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嘧啶等也有效。

  • 利斯特菌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

      1、忌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烟雾会给周围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应彻底杜绝烟草。

      2、忌寒凉食物:寒冷食物会刺激肠胃,所以为了更好的恢复,应少吃或不吃。

      3、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4、忌霉变、烧焦食物,如霉花生、霉黄豆、熏肉等。

  • 利斯特菌病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1、营养丰富: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食物。

      2、新鲜清淡饮食: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提倡多食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选择口味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多喝酸奶,蘑菇汤,海带汤,黄花鱼汤。

李氏杆菌病,李司忒菌病,李司忒氏菌病
利斯特菌病(listeriosis)又译为李司忒菌病,李氏杆菌病 ,李司忒氏菌病。利斯特菌病是李斯单胞菌所致感染,多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散发性感染,主要见于新生儿、老人、孕妇及免疫缺陷病人。引起成人心内膜炎利斯特菌有3个菌种,仅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可引起人类感染。新生儿及免疫缺陷儿童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