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西尼罗河热

    西尼罗河热(West Nile fever)是由西尼罗病毒经蚊子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在非洲、南欧、中东、中亚和西亚、大洋洲等地呈地方性流行。我国尚未发现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也未分离到西尼罗病毒,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同样面临着该病输入的威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脑炎症状。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传染科
    疾病别称:西尼罗热,血奈热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皮肤,淋巴
    多发人群:在非洲、南欧、中东、中亚和...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药物治疗、脱水剂...
    治 愈 率:65%
    治疗周期:2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发烧,头痛,眼痛
    相关检查:
    并发症:心肌炎,胰腺炎,肝炎
    治疗药品: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盐酸替扎尼定片
  •   1、病原学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所致的一种虫媒传染病。1937年,人类首次从乌干达西尼罗省的1名发热女子的血液标本中,分离出该病毒,所以称为“西尼罗病毒”。电镜下西尼罗病毒颗粒为直径40-60 nm左右的球形结构,脂质双分子膜包裹着一个直径在30 nm左右的二十面体核衣壳。西尼罗病毒有3种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和膜蛋白(prM/M)。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ade)黄病毒属(Flavivirus),有包膜RNA病毒。病毒对热、紫外线、化学试剂如乙醚等敏感,加热至56℃ 30分钟即可灭活。

      2、发病机制

      蚊虫叮咬人时,西尼罗病毒进入人体内,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将病毒限制在局部并清除,临床上表现为隐性感染。当侵入的病毒量较大且人体免疫功能不足以清除病毒时,病毒入血,引起病毒血症,并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动物模型以及人感染病例脑部以及脊髓脊索多个位点可同时检测到西尼罗病毒,说明病毒经血液途径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已经证明神经原细胞是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靶细胞。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和脑膜炎症,严重者危及病人生命。

  • 西尼罗河热一般治疗

      一、治疗

      目前无针对西尼罗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轻症患者呈自限性经过,但脑炎患者需积极治疗,常用措施如下: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对病人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注意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吸氧,防止发生褥疮。注意精神、意识、生命体征以及瞳孔的变化。给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保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对症治疗

      (1)降温

      高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首选冰帽降温,同时酒精擦浴,放置冰袋;药物降温为辅,安痛定、柴胡、消炎痛栓均可选用。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时,可采用亚冬眠疗法,肌肉注射氯丙嗪及异丙嗪各0.5-1.0 mg/kg/次,每4-6 小时给药一次。

      (2)惊厥或抽搐

      脑水肿或脑疝所致者,应立即采用脱水剂治疗,可用20%的甘露醇快速静滴;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镇静剂治疗:安定成人10-20 mg/次,小儿0.1-0.3 mg/kg/次,肌注,必要时静脉缓注,但不超过10 mg;水合氯醛成人1.5-2.0 g/次,小儿50 mg/kg/次(每次不大于1 g),鼻饲或保留灌肠;苯巴比妥钠成人100 mg/次,肌肉注射。

      (3)脑水肿而无抽搐

      甘露醇用量同上述。速尿、高渗葡萄糖可辅助脱水治疗。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脑水肿,可短期应用。

      (4)呼吸衰竭

      常规氧疗;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洛贝林、可拉明、利他林等;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时机械通气治疗。

  •   一、预防

      1、保护易感人群。

      在西尼罗病毒病暴发的疫区,提醒居民较少户外活动,在户外应尽量穿着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应涂抹蚊虫驱避剂。注意安装纱窗和纱门,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同时可以使用电蚊香和电蚊拍杀死室内的成蚊。

      2、隔离病人。

      虽然目前认为人与人之间通过蚊虫吸血刺叮传播西尼罗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应隔离病人并给加装蚊帐,防止蚊虫刺叮,避免引起传播。

      3、切断传染源。

      媒介蚊虫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将媒介蚊虫的密度尽可能地降低。在西尼罗病毒病疫情暴发后,立即开始启动媒介蚊虫的防治措施。

  • 西尼罗河热一般护理

      预后:本病发热型预后良好,脑炎型重症者预后不佳。有报道病死率在中老年脑炎型患者中达3%~15%。

  • 西尼罗河热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宜饮食清淡卫生为主,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西尼罗热,血奈热
西尼罗河热(West Nile fever)是由西尼罗病毒经蚊子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在非洲、南欧、中东、中亚和西亚、大洋洲等地呈地方性流行。我国尚未发现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也未分离到西尼罗病毒,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同样面临着该病输入的威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脑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