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先天性无转铁蛋白血症

    本病又称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congenital atransferrinemi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者血浆中缺少或缺乏转铁蛋白,导致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肝、脾、胰腺等脏器中大量铁蓄积。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血液科
    疾病别称: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输血治疗、药物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2-4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 —— 200000元)
    疾病症状:肝大而硬,收缩期杂音,面色苍白
    相关检查:血清唾液酸
    并发症:血色病,尿路感染
    治疗药品:健脾补血颗粒,健脾补血颗粒
  •   一、发病原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在哺乳动物,体内铁含量几乎完全依赖于通过肠道吸收来调节。正常人血清转铁蛋白浓度200~300mg/dl,高于20mg/dl者可不出现临床症状及贫血,低于10mg/dl者则可能发生严重生长迟缓及贫血。提示最低转铁蛋白需要浓度为10~20mg/dl。该病患者肠黏膜对铁的吸收功能是正常的。由于患者血浆中缺少转铁蛋白来将肠道吸收的铁转运至骨髓,骨髓的幼红细胞血红蛋白合成受到严重障碍,出现显著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而大量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沉积在肝、脾、胰腺等脏器中,严重者表现为相应脏器的功能异常。

  • 先天性无转铁蛋白血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输入纯化的转铁蛋白或正常人血浆可获良好疗效,患儿贫血症状渐消失并恢复生长发育。用纯化的转铁蛋白可减少由输血带来的肝炎等疾病的危险,应尽量避免输红细胞以防铁在骨髓外积聚过多,继发血色病的危险。

      输入纯化的转铁蛋白或正常人血浆后患者体内转铁蛋白的升高持续不超过1周,但此期间一批幼红细胞摄取铁后逐渐成熟,可维持正常造血达4个月,故每2~4个月输1次即可。有些患者每3~4个月静脉注射1~2g高纯度转铁蛋白,共治疗4~7年疗效良好,未产生转铁蛋白抗体。

      二、预后

      关于患者预后资料有限,长期预后尤为如此。未经治疗者多死于含铁血黄素沉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接受转铁蛋白治疗者有存活26年的报告。早期诊断、早期足量人转铁蛋白治疗对防止脏器含铁血黄素沉着非常重要。

  •   做好遗传咨询,检出致病基因携带者,并就生育问题给予医学指导。

  • 先天性无转铁蛋白血症一般护理

      1.纠正饮食习惯,进食含铁丰富的事物,如肝、香菇、肉类等;进食含叶酸和维生素b12丰富的食品,如肝、肉类、蛋类、瓜果。

      2.遵医嘱口服铁剂并饭后服用、忌茶,若铁剂为水制,用吸管吸人,防止牙龈染色,注意观察副作用。

      3.提供相应的医学知识,纠正偏食习惯。

      4.嘱病人坚持服药,一般能治愈。

  • 先天性无转铁蛋白血症饮食原则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