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新生儿低镁血症

    正常新生儿血清镁为0.8~1.15mmol/L(1.9~2.8mg/dl),离子镁为0.40~0.56mmol/L(0.97~1.36mg/dl),血清镁<0.66mmol/L(1.6mg/dl)为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儿科,血液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全身
    多发人群:新生儿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100%
    治疗周期:1周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疾病症状:抽搐,腱反射亢进,传导阻滞
    相关检查:尿镁,血清镁
    并发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心律失常
    治疗药品:小儿四维葡钙颗粒,小儿四维葡钙颗粒,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   一、发病原因

      1.镁摄入量减少

      (1)早产儿:胎儿从母亲获得镁主要在孕期后3个月。

      (2)新生儿暂时性低镁血症:为一过性,常伴低钙血症。

      (3)宫内发育迟缓:胎盘转运镁障碍,胎儿摄取镁减少。

      (4)进食母乳少,人工喂养母乳代用品中磷镁比例不当,吸收不足。

      (5)禁食。

      (6)早产儿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血磷增高,致镁降低。

      2.镁吸收不良

      (1) 消化道丢失过多,因镁在小肠及部分结肠吸收,当严重腹泻、脂肪泻、吸收不良、肠瘘、大部小肠切除术后等均可致低镁血症

      (2)先天性镁吸收障碍:为遗传疾病。

      (3)牛乳喂养:因磷摄入多,影响镁的吸收。

      (4)肝胆疾病:可导致镁在肠道吸收减少。

      3.镁丢失过多

      (1)肾小管疾病:缺氧缺血、先天异常等可使肾小管重吸收镁减少。

      (2)药物:有些药物可抑制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使尿镁排泄增加,如利尿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3)糖尿病母亲婴儿:糖尿病母亲因肾重吸收镁发生障碍,常有缺镁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导致新生儿低镁血症。

      (4)高钙血症:任何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都可引起低镁血症。

      二、发病机制

      胎盘主动转运镁到达胎儿,胎儿及分娩时脐血镁高于母亲,生后开始下降。当血清镁低下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神经肌肉的传导加强,当血镁降至0.5mmol/L(1.2mg/dl)以下时,临床上可出现类似低钙性惊厥,主要见于3个月以下牛乳喂养的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

  • 新生儿低镁血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1.病因治疗 去除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2.补镁 2.5%硫酸镁2~4ml/kg缓慢静脉滴注(每分钟不超过1ml),如症状未控制可重复给药,2~3次/d,惊厥控制后改为口服,10%硫酸镁每次1~2ml/kg,2~3次/d。早产儿不能肌内注射,肌注过浅可致局部坏死。细胞内外镁转运速度较慢、肾保镁作用较差,补镁需持续7~10天。

      补镁过程中,如出现肌张力过低,呼吸抑制,立即给10%葡萄糖酸钙2ml/kg,静脉滴注。

      3.纠正电解质紊乱 低镁血症常伴有低钙和低钾,在补镁的同时可适当补钙和补钾。伴低钙的低镁血症,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常无效,甚至使血镁更低,症状加重,应强调用镁剂治疗。

      二、预后

      多数患儿给予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

  •   预防

      重视孕期保健,防治母亲低镁血症,防治新生儿肝、肠疾患,以免镁吸收减少而排出增多,当有镁丢失过多的因素存在时,应注意镁的补充。牛乳喂养儿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时,血磷较高,也可致血镁的下降,应积极预防。提倡母乳喂养。在母乳喂养中,磷和镁的比例恰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 新生儿低镁血症一般护理

      一、护理

      尽量母乳喂养,适时添加辅食。

  • 新生儿低镁血症饮食原则

      新生儿肝、肠疾患,以免镁吸收减少而排出增多,当有镁丢失过多的因素存在时,应注意镁的补充。牛乳喂养儿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时,血磷较高,也可致血镁的下降,新生儿暂时性低镁血症:为一过性,常伴低钙血症应积极预防。建议最好是母乳喂养。补充水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