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疾病病因
一、病因:
柯萨奇病毒的最大特点为能使小白鼠致病,根据其乳鼠致病的不同,可分为A,B两大组,A组病毒至今已发现23个亚型(A1~24型,其中23型已归入埃可9型),此组病毒可使乳鼠发生广泛的骨骼肌肌炎和坏死,引起弛缓性瘫痪,但大多不易在组织培养中分离,B组病毒已发现6型(1~6型),可使乳鼠发生局灶性肌炎及棕色脂肪坏死,心肌炎,肝炎,脑炎,胰腺炎等,引起肢体震颤和强直性瘫痪,B组病毒可在组织培养中分离。
埃可病毒已发现31个亚型(1~34型,其中10,28,34型已归入其他病毒),只对人类有感染性,而对乳鼠不致病,猴肾或人肾细胞对埃可病毒很敏感,常用以分离病毒,自1986年以来又发现了免疫特异性与已知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不同的新肠道病毒68~71型,肠道病毒各型之间一般无交叉免疫,仅少数型别之间有抗原性交叉。
病毒从咽部或肠道侵入,于局部粘膜或淋巴组织中繁殖,并由局部排出,此时可出现局部症状,继而病毒又侵入局部淋巴结,并由此进入血循环导致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可随血流带至全身各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粘膜,心脏,呼吸器官,肝,胰,肌肉等处,在该处进一步繁殖引起病变,并再次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第二次病毒血症)。
不同病毒株具有组织亲嗜性不同,靶器官各异,引起不同系统病变,病理变化视所侵犯的器官及程度而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脊髓灰质炎相似,但一般较轻,以脑膜炎症为多见,脑炎患者有灶性单核细胞浸润及退行性变,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在新生儿常引起广泛病变,涉及脑,肝,心,以灶性坏死为主,伴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肌炎患者常有间质瘀血及炎性细胞积聚,心肌纤维灶性坏死,细胞核固缩,破裂,心包炎性浸润等,肌肉可见严重细胞浸润或肌纤维坏死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一般治疗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西医治疗
一、治疗:
迄今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为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呕吐腹泻者要注意水电介质平衡,对惊厥及严重肌痛者,应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药,出现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时,应及早应用洋地黄化疗法,供氧、利尿等救治。
经动物实验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早期可抑制干扰素的合成,从而促进病毒的繁殖,故在疾病早期一般不主张应用;但对某些严重病症如急性心肌炎伴心功能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者,临床上仍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未发现不良反应,成人一般用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mg,或强的松20~40mg,小儿氢化可的松每日20mg/kg或强的松每日1~2mg/kg,疗程1~3个月。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辨证论治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中医治疗
该病主要是以西医治疗为主!若要进行中医治疗,则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预防
一、预防:
重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体格锻炼,均有助于防止本病的流行,对接触患者的婴幼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3~6ml或胎盘球蛋白6~9ml以预防感染,也有广泛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使产生肠道干扰作用而控制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的流行,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由于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型别甚多,故制备型特异的疫苗有一定困难,目前尚不能普遍应用,近年来不少人主张对一些与大流行有关的型别,如经常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流行的柯萨奇A7型病毒和埃可9型病毒,和经常引起严重心肌炎的柯萨奇B组2,3,4,5型病毒等,应积极制备减毒活疫苗。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一般护理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护理
一、护理:
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饮食原则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饮食保健
一、饮食保健: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2、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二、宜吃食物:
1.宜吃润肠通便的食物; 2.宜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免疫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
三、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发物的食物; 3.忌吃寒凉的食物。
四、推荐食谱:
1.宜吃润肠通便的食物; 2.宜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免疫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