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心室静止

    心室静止亦称心室停搏,是指房室交接区停搏合并室性停搏。此时心房有收缩,两心室的机械性收缩全部停止,心室静止时间通常为2.7s以上。心室静止短暂性者可引起心悸,稍长者可诱发晕厥或心绞痛,更长时可导致阿-斯综合征或猝死。持久者终将死亡。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疾病别称:心室停搏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1-3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疾病症状:心悸,脑缺血,心悸
    相关检查:动态心电图,心电图
    并发症:阿斯综合征,心绞痛
    治疗药品:阿替洛尔片,阿替洛尔片
  •   一、发病原因

      1.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房室交接区或心室的次级起搏点功能衰竭或严重低下时,可发生心室静止。此系心室静止最主要的原因,是二度Ⅱ型阻滞最危险的后果。如在束支传导阻滞时突然发生,常是对侧束支突然阻滞所致。

      2.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剧烈呕吐、颈动脉窦过敏等引起者,阻滞部位常发生在房室结内。这类心室静止常是暂时的、缓和的。

      3.4相阻滞。

      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于窦性频率加快时发生心室静和阿-斯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1.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房室交接区或心室的次级起搏点功能衰竭或严重低下时,可发生心室静止。此系心室静止最主要的原因,是二度Ⅱ型阻滞最危险的后果。如在束支传导阻滞时突然发生,常是对侧束支突然阻滞所致。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于窦性频率加快时发生心室静止和阿-斯综合征的产生机制可能是:

      (1)房室交界区可能存在4相传导阻滞:当窦性频率加快时房室传导改善,但由于隐匿性传导仍不能进入心室,此隐匿性传导可侵入到房室交界区的起搏点,使之除极而未能下传心室。由于较快频率的窦性激动在交接区连续隐匿传导,致使房室交界区起搏点被连续抑制,故出现长R-R间期,导致阿-斯综合征的发作。

      (2)窦性激动下传较深:可在希氏束或束支隐匿传导,使下级起搏点被抑制而未能发出激动,故长间歇亦无QRS波出现。

      (3)心肌弥漫性病变:希氏束、束支和浦氏纤维的自律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或阈电位自零位飘移而使舒张期自动除极困难,自律性降低。

      (4)下级起搏点处于“沉睡”状态,起动更慢。

  • 心室静止一般治疗

      一、治疗

      应迅速按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常规处理,应及早、及时地安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二、预后

      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药物影响引起者,一般预后良好。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者,易引起频繁晕厥发作,可致死亡,需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   1.饮食适宜,劳逸适度,心情舒畅。控制情绪。脾气暴躁,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控制自己,也容易诱发。

      2.积极治疗原发病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使用有关药物。

      3.戒烟。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4.常吃果蔬者心脏病发作几率比少吃或从不吃果蔬的人低30%。与很少吃或从不吃油炸食品.

  • 心室静止一般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 心室静止饮食原则

      心室静止的食疗方:

      饮食清淡,多喝水,忌烟酒。辛辣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心室停搏
心室静止亦称心室停搏,是指房室交接区停搏合并室性停搏。此时心房有收缩,两心室的机械性收缩全部停止,心室静止时间通常为2.7s以上。心室静止短暂性者可引起心悸,稍长者可诱发晕厥或心绞痛,更长时可导致阿-斯综合征或猝死。持久者终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