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 因:
病因迄今未明,有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病变组织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广泛浸润,约80%的患者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约50%的患者有个人或家庭变态反应史,故本病可能系对内、外源性过敏原发生全身或局部性变态反应而致,血清中IgG、IgA增高,亦说明有免疫反应参与。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由于本病是嗜酸性细胞浸润组织或嗜酸性细胞内含物的释放所致,因而治疗应试图降低嗜酸性细胞计数.在进行性器官系统功能异常发生前是不必处理的,患者每隔3~6个月作一般性检查一次.对器官系统的并发症应积极治疗。
治疗的基本药物是皮质激素和羟基脲.起始强的松每日(1mg/kg)口服,持续服用至临床表现改善和嗜酸性细胞数恢复正常.确当的强的松治疗至少应持续2个月.若病情缓解,剂量应逐渐减少.在后2个月内减少至每天0.5g/kg,以后减为以此剂量隔日治疗.可进一步缓慢减少到能控制疾病的最小的剂量.若病情和嗜酸性细胞增多不能被强的松控制或所需剂量增大到患者不能接受程度,应加羟基脲口服剂量每天为0.5~1.5g,以使白细胞数维持在4000~10000/μl.偶尔在使用羟基脲诱导期间嗜酸性细胞数>100000/μl,应考虑白细胞单采术。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辨证论治
一、治疗:
内服煎剂:牡蛎 鱼腥草 桑白皮 地骨皮 白芍药 乌梅 五味子 川楝子 黄芩 天竺黄 款冬花 黄芩 杏仁 栀子 郁金 羚羊角 鳖甲 紫草等。出血加板蓝根 白茅根 生地 白芍 连翘 白及 三七;咽干减党参、黄芪,加金银花 白花蛇舌草;腰膝酸软加旱莲草 杜仲 女贞子 山萸肉;腹胀呕吐加青皮 枳壳 半夏 佛手;纳呆苔腻加鸡内金 莱菔子 砂仁 藿香 佩兰叶。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内服散剂:红参 鹿茸 冬虫夏草 血竭 广地龙 青黛 灵芝 孩儿茶等。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一、预防:
主要的保健措施是预防并发症。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一般护理
一、护理:
1. 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2.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防治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避免过劳,控制心律失常,限制钠盐,避免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节制生育 。
3.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饮食原则
一、饮食: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蜂蜜、牛奶、猪肝等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