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亦称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持久性房性心动过速或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特殊类型鶒的心动过速。根据这类心动过速有无窦性心搏的间歇出现,可分为两个亚型:①慢性持续(久)性房性心动过速,②慢性反复性房性心动过速。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原发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先天性、遗传性或解剖学因素造成;继发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常有明确的引起无休止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疾病别称:持久性房性心动过速或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慢性自主性房性心动过速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儿童、少年或青年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7-1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收缩期杂音,心动过速,心悸
    相关检查:动态心电图,心电图
    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病
    治疗药品:盐酸胺碘酮片,盐酸胺碘酮片,心肝宝胶囊
  •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确。原发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先天性、遗传性或解剖学因素造成;继发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常有明确的引起无休止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常见者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等或由药物、心脏手术的瘢痕(又称切口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损伤引起。

      二、发病机制

      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房内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所致,属于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类型。慢性房性心动过速也可因房内折返机制而发生,但较少见。

      1.折返机制 电生理研究认为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是由房内折返机制所致。当窦性心动周期进行性缩短达到临界值时,就会造成传导通道上某处的不应期相对延长,而使某一窦性心搏落在前一个心搏的相对不应期中,从而造成3位相复极不全而致传导阻滞,即3位相传导阻滞。其中包括单向阻滞和传导减慢,当冲动传导减慢到经前向阻滞区返回近段共同通道时,该区已从不应期中恢复过来的那种程度即临界程度(是指某处的心肌细胞膜静止电位恢复的程度)时,循环通路就形成了。由于前向传导阻滞区也是传导减慢区,所以当窦性周期进行性缩短达到临界程度时,就会发生P-R间期不变的窦性心动带起的慢性反复性心动过速。

      由于窦性周期的进行性缩短,可通过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突然改变体位,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时,发热或体力活动等情况下而达到。这就解释了本病的房率和房室传导极易变动。在体位变换、情绪激动、疼痛或活动时,均能使房室传导阻滞减轻而室率突然加快等现象,也即慢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性特点。

      2.自律性增高机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所致。属于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类型。

  •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一般治疗

      一、治疗

      1.药物治疗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可选用,但疗效差。多数患者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仅能使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减慢和(或)使房室传导阻滞增加,使心室率减慢。个别病例在应用洋地黄、普鲁卡因胺、奎尼丁或电击复律后房性心动过速可有短暂终止。普萘洛尔(心得安)、地尔硫卓(硫氮卓酮)、维拉帕米可减慢房性心动过速的心室率,偶也可使其终止。少数病例用胺碘酮、氟卡尼治疗有效。年龄较大的患者应考虑是否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吸屏试验可使部分反复性病例暂时恢复窦性心律,但不能制止房性心动过速的再次发作。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其原发病。应注意对加重心律失常的其他因素的控制。如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心肌炎、心肌缺血等。若已合并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更为重要。

      2.射频消融术治疗 可以根治,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

      3.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疗效差、射频消融术不能奏效者,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先天性的、自律性的、合并其他心脏病的患者。外科手术不仅能切除心律失常病灶,还可同时处理引起心律失常的其他解剖学基础。

      二、预后

      慢性房性心动过速临床并非少见,多发生于儿童,常很顽固,易发展成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危害性大。一旦诊断确定,应尽早治疗。

  •   1.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预后良好,很少发生心力衰竭和脑血管并发症。许多患者可承受外科手术、妊娠。但有器质性心脏病预后不良,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可消除各种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吸烟、饮酒、过度疲劳、焦虑、消化不良等。应避免过量服用咖啡或浓茶等。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的镇静药。

  •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一般护理

      对于心动过速的情况是需要注意在饮食方面采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优质的蛋白质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避免摄入高盐高脂肪食物,避免喝浓茶。避免熬夜,注意多休息,避免情绪变化太大,有适量的运动。

  •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饮食原则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食疗方:

      药用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黄芪30克,生牡蛎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两次混匀,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一剂。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咨询医生

持久性房性心动过速或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慢性自主性房性心动过速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亦称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持久性房性心动过速或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特殊类型鶒的心动过速。根据这类心动过速有无窦性心搏的间歇出现,可分为两个亚型:①慢性持续(久)性房性心动过速,②慢性反复性房性心动过速。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原发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先天性、遗传性或解剖学因素造成;继发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常有明确的引起无休止性心动过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