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小儿神经白塞综合征

    神经白塞综合征指兼有神经系统损害的白塞综合征,又称神经白塞病。其临床特点除口腔黏膜阿弗他口腔炎、眼葡萄膜炎和外阴部痛性溃疡三大特征外,常间隔一定时间后(平均6.5年)出现瘫痪、脑膜刺激征、性格改变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为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儿科
    疾病别称:小儿神经白塞病,小儿神经白塞综合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免疫系统
    多发人群:婴幼儿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30-60%
    治疗周期:大部分需要终身治疗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恶心,脓疱,嗜睡
    相关检查:C反应蛋白,胸部平片,脑电图
    并发症:视神经萎缩,痴呆
    治疗药品: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多苷片,甲硝唑芬布芬胶囊
  •   一、发病原因

      神经白塞综合征是由于某种细菌或病毒为抗原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所致的脑组织灶性坏死。

      前国内外对白塞病发病原因的认识主要认为与病毒和细菌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引起以全身小血管炎和小静脉炎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凡有家族性、遗传性、风湿类疾病病史,且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等表现,均应警惕白塞病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神经白塞综合征作为白塞病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与白塞病类似。文献报道有以下几种学说:感染学说 Behcét等认为该病与病毒感染有关,许多学者发现NBD患者病前有发热史及腭扁桃体发炎史,并在患者的血清中找到病毒感染的证据。

      1.免疫机制学说 早期可在患者的血清中找到抗口腔黏膜细胞抗体,Kansu等发现患者CSF中淋巴细胞增多,补体C3、IgG升高,Hamza发现患者血清中T4/T8之比减少和NK细胞增多,同时NK的活力却下降,这可能与白细胞介素-2(IL-2)和细胞因子IFN-r的缺乏有关。

      2.遗传因素学说 该病具有地区性发病倾向,主要见于日本、中国、伊朗和地中海东部的一些国家,有学者认为可能与具有某种HLA抗原(特别是HLA-B51和HLA-DRW52)的人种有关。在其高发病区的人群中,HLA-DR1和HLA-DQW1抗原明显减少。

      3. 感染学说 ALY等人发现相当多的BD 患者于发病前总有一段发热的病史,并认为这种发热可能与感染有关。同时,另一些学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BD患者中有扁桃体炎史的概率较正常人为高,并且进一步发现在这些患者的血清中能找到被链球菌抗原致敏的淋巴细胞。Behcet等人则认为该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并且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如 Sezer于 1953年提出在高热患者的血和尿中能找到病毒,并认为这种病毒可潜伏于神经系统的上皮细胞中,这些病毒一旦被激活,即可继发血管反应,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近几年,又有学者认为BD的发生还与丙肝病毒的感染有关。

      4.其他 少数学者提出BD的发病与性激素的分泌和锌元素的缺乏有关。

      病理改变:NBD的基本病变是颅内小血管损害。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颅内弥漫性中、小血管炎性改变,早期以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为主,晚期则出现灶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局部脱髓鞘及脑膜不同程度的增生和纤维化。脑实质(大脑脚、脑干、基底核、丘脑或小脑等)可有中、大、小不等的梗死性病灶。大体可见脑组织水肿和脑干萎缩等。

  • 小儿神经白塞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1.类固醇制剂 一般主张用较大剂量并且用药越早对神经系统症状的控制效果越好,使用类固醇制剂达到临床缓解时间需1~3周。

      2.免疫抑制药 苯丁酸氮芥或硫唑嘌呤也有效,亦可与类固醇制剂联合应用。

      3.新鲜血或血浆 有取得良好疗效的报道。

      4.胸腺切除术 有报道于术后1~2年症状可获缓解,对儿童患者不宜轻易采用这种疗法。

      5.对症处理 如颅内压增高者可用脱水剂或行脑室引流、反复腰穿放液减压。

      6.眼炎的治疗 葡萄膜炎伴/不伴前房积脓者,可局部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视网膜炎者,应给予系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等)、口服维生素E等。

      7.血管炎的治疗 出现眼部损害及大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消化道等内脏血管炎症和关节肿胀、高热等表现的患者,应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闭塞性动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等,可服用阿司匹林、潘生丁、丹参片等;亦可用活血化瘀中药。

      二、预后

      本病征预后较差,比单纯白塞综合征的病死率高得多,可达28%~47%,存活者也难以获得完全缓解,大多病例皆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   1.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做好各种预防接种。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min。

      3.接触病人前后应洗手,不要串门防止医院感染。

  • 小儿神经白塞综合征一般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环境安静清洁卫生。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积极预防感染,适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 小儿神经白塞综合征饮食原则

      多吃一些体内缺乏维生素营养的物质。

小儿神经白塞病,小儿神经白塞综合症
神经白塞综合征指兼有神经系统损害的白塞综合征,又称神经白塞病。其临床特点除口腔黏膜阿弗他口腔炎、眼葡萄膜炎和外阴部痛性溃疡三大特征外,常间隔一定时间后(平均6.5年)出现瘫痪、脑膜刺激征、性格改变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为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