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又称Muckle-Wells综合征,是淀粉样蛋白沉着于肾脏引起肾功能障碍的一种少见病。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这种淀粉样蛋白与碘接触时发生棕色反应,象淀粉一样,因此命名。成人也会患此疾病,且比小儿多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肾内科
    疾病别称:小儿Muckle-Wells综合征,小儿淀粉样变肾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多见于儿童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
    治 愈 率: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
    疾病症状:肾脏受累,多尿,肚子疼
    相关检查:放射性核素肾扫描,腹部平片,蛋白电泳
    并发症:高血压,肾性糖尿
    治疗药品:呋塞米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淀粉样变性染色试剂盒(改良刚果红法)
  •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病因尚不明,有报道认为继发者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原发病例有发病家族史,为显性或隐性遗传病。本病征根据有无原发性疾病或者淀粉样物质沉着的部位,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主要侵犯脏器的顺序为心、消化道、舌、脾、肝、肾、肺。

      2、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各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主要侵犯脏器的顺序为:肾、脾、肾上腺、肝、淋巴结、胰腺等。

      3、遗传性家族性淀粉样变性。

      4、局限性淀粉样变性:本节主要述及肾淀粉样变性。

      二、发病机制

      1、淀粉样纤维蛋白:

    淀粉样蛋白是一种无定形的玻璃样透明物质,苏木精染色呈浅粉红色,刚果红染色呈砖红色,在偏光显微镜下为苹果绿色双折光现象,电镜下可见由非分支的小纤维排列而成,淀粉样纤维蛋白包括以下8种成分,其中以AL蛋白及AA蛋白为主要成分。

      2、发病机制

      (1)蛋白的过量产生:淀粉样变性病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蛋白质代谢异常和结缔组织的变性分解有关,但现认为是由于一族蛋白质沉积所致,这组蛋白具有共同的特性,这些蛋白的过量产生有助其沉积,尤其在AL型淀粉样变性病伴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2)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病:在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病和家族性地中海热,部分在急性期合成增加的血清AA阿朴脂蛋白可作为AA淀粉样物质沉积;在β2-M引起的淀粉样变性病,β2-M的血清水平增加,是由于产生过多或分泌或降解减少所致,但沉积与血清水平无关,而有文章认为β2-M的血清水平增加,足以在组织中积累引起淀粉样变。

      长程血透患者Aβ2-M沉积的可能发病机制如下:①尿毒症血透患者:尿毒症血透患者的肾功能丧失,肾小球滤出的β2-M减少,血β2-M蓄积升高。长期应用一般透析器作血液透析者,因铜仿膜及纤维素膜对β2-M清除极少。如换用PAN膜、聚砜膜或碳酸甲脂膜透析器,因对流清除Aβ2-M蓄量增加,且膜表面对β2-M的吸附增加,可使Aβ2-M清除增加,使血中β2-M水平降低。②透析液内毒素污染及透析膜作用: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致使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转化生长因子(TGF)产生增加,并释放入骨基质和软骨中,促使Aβ2-M在骨沉积而致病。它们促进骨质吸收作用比甲状旁腺激素更大。

      (3)分子生化特性变化:在一些淀粉样蛋白,尤其是ASC蛋白或AE蛋白,由于单个氨基酸的替代,使得沉积蛋白不同于正常的相似物,因此认为沉积可能直接与由于肽顺序的改变而引起的分子生化特性变化有关。在AL型淀粉样变,沉积的轻链常是原轻链的水解片段,偶尔为原轻链。

      (4)淀粉样沉积媒介的突变和分解:由于淀粉样沉积的可能媒介的部分突变和分解,在β2-M沉积中,所涉及的蛋白质比正常的β2-M更偏酸性和高级糖基化的特征,糖基化β2-M可引起TNF-α、IL-1和单核细胞趋化呈短暂性升高。

      (5)与氨基多糖和SAP蛋白一起沉积:确实所有的淀粉样蛋白常与氨基多糖和淀粉样P物质(即SAP蛋白)一起沉积。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分子机制仍在研究中。

  •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一般治疗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西医治疗

    一、治疗

      淀粉样变的病因复杂,原发病较多,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淀粉样变以及淀粉样变累及重要脏器程度的不同,治疗原则也应有所区别。去除病因及治疗基础原发病殊为重要。

      1、AL型肾淀粉样变的治疗:

    原先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现在的研究则着重于抑制或去除异常免疫球蛋白,以达到抑制淀粉样纤维形成之目的。因AL蛋白由浆细胞生成,故目前主要是使用免疫抑制剂,一般认为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美法仑对缓解骨髓瘤有效,可使生命延长。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仅无明显效果,相反可使肾脏损害加重。有人主张使用青霉胺、秋水仙碱、二甲基亚砜、美法仑(左旋苯丙氨酸氮芥),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对激素、美法仑及秋水仙碱的研究较多。

      2、非AL型肾淀粉样变的治疗:

    AL型以外的肾淀粉样蛋白引起的淀粉样变,治疗原发疾病如结核、慢性感染等,常可使临床症状好转。近年对炎症性肠病并发肾淀粉样变治疗的研究有零星报道。Kullmann等报道1例54岁的克罗恩病患者,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给予硫唑嘌呤免疫治疗不仅肾功能恶化,而且尿蛋白也不减少,然后发生了肾性高血压。Menges等报道,一位20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继发肾脏淀粉样变,表现有肾病综合征,全身水肿,在溃疡性结肠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后,尿蛋白从10g/d下降到3g/d左右,全身水肿完全消除。

      3、肾淀粉样变发生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肾淀粉样变发生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类似,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主要治疗措施也是激素冲击治疗、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及血浆置换等。 Watanabe等报道1例47岁女性患者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后发生肾脏淀粉样变,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血清淀粉样A蛋白浓度为83、9mg/ml,抗核抗体阳性,但抗白细胞胞浆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及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均阴性,肾脏组织检查显示严重坏死性新月体肾炎伴AA型淀粉样纤维沉积。在透析治疗期间给予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并频繁进行血浆置换,临床症状迅速好转。报道者认为对该患者进行血浆置换疗法不仅有助于清除自身抗体,而且亦有助于清除参与血管炎及肾小球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而皮质激素则可以抑制浸润的细胞产生炎症细胞因子。 Moroni等报道3例淀粉样变患者病程中发生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检查发现肾脏大量新月体形成与肾脏淀粉样变重叠。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口服制剂。2例患者获得部分肾功能恢复;另1例患者因为骨关节发生化脓性感染于开始治疗后的数天内停止激素治疗,肾功能继续恶化,最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他们认为,在肾脏淀粉样变的基础上可以重叠毛细血管外肾小球肾炎,对这类患者早期诊断后及时治疗仍可获得某种程度的临床缓解。

      4、淀粉样变并发出血及血栓形成的治疗:

    某些AL型淀粉样变患者可发生出血倾向,与淀粉样物质在血管壁沉积破坏血管壁、凝血机能下降[继发性凝血因子X减少、循环肝素样抗凝物质(circulating heparin-like anticoagulants)增多]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有关。继发性凝血因子X减少可能是由于该因子被沉积于组织中的淀粉样纤维非特异性吸附所致。血浆输注可以暂时缓解特发性淀粉样变患者的凝血功能,但维持时间较短。最近,Beardell等研究提示血浆置换可以有效而较持久地改善淀粉样变继发性凝血因子X减少患者的凝血功能。淀粉样变继发血管栓塞性并发症时,全身给予抗凝治疗有效。

      5、对症治疗

      (1)肾病综合征:呈肾病综合征表现时,可予以利尿剂,高蛋白饮食。

      (2)肾静脉血栓:合并肾静脉血栓时,应避免血容量的减步和脱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效果有待证明,其副作用和合并症亦需考虑,但是作为治疗本病征原发疾患,肾移植前的处置及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仍应给予。当出现肾功能不全时,按一般肾功能不全的疗法进行治疗。

      (3)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时可进行血液净化透析治疗及肾移植术,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考虑用此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原发病或致淀粉样变因素不除,移植肾同样可发生淀粉样变。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血液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低,长期高β2微球蛋白血症,可并发血液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使用高相容性高流量透析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及吸附率高于普通血液透析。

      6、特殊疗法

    对家族性地中海热可用秋水仙碱较长期地(2~3年)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其发作次数,1、2~1、8mg/(kg·d),分2~3次静脉缓慢滴注,可用25%葡萄糖在生理盐水40ml稀释。发作次数减少后还要继续给药,每天维持量为0、6mg。由于本药除了可引起短暂腹泻外,还可使常染色体畸变,精子缺乏,骨髓抑制及精神抑郁症,故应慎用。本疗法只用于活动量显著受限的病儿。此外用二甲亚枫(Dimethylsulfoxide)治疗已有取得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改善的报道。

      二、预后

      本病征预后不良,有待新疗法对预后有所改观。生存期与原发病及重要脏器(心脏、胃肠道、神经系统及肾脏)受累的程度有关。

      Rajkumar等的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淀粉样变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进行性淀粉样变是引起这些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血清白蛋白浓度较高(>30g/L)的患者存活时间较长,现有的治疗措施不能改善其预后。

      一般认为,AL型淀粉样变患者伴有心功能或肾功能衰竭者预后最差。但Goldsmith等报道1例46岁的男性患者,肾脏AL型淀粉样变表现为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存活时间达21年以上。该患者在确诊后先接受强化化疗,发病10年后进入终末期肾衰竭,然后成功地接受了尸体肾移植,肾存活达10年以上,仍无显著肾脏及系统性淀粉样变的表现。 Jadoul等报道1例患者在成功地进行了肾脏移植10年后,其腕部淀粉样变的病理变化仍无显著改善。提示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即使在成功地进行肾脏移植后,原先形成的淀粉样病变也不易消退。

  •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预防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因继发性者常见于慢性感染性疾病、风湿病等,有效预防这些疾病无疑可减少本症的发生。Unger等研究提示,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雄激素拮抗治疗时,雄激素拮抗剂可能成为精索上皮细胞的刺激因子,诱发局部发生AL型淀粉样变。值得引起临床注意。

  •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一般护理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护理

    1.一般的主食没有太多的忌讳,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不要暴饮暴食。

      2.不要吃动物肝脏,不要吃含盐高、高脂肪的食物。睡觉前不要喝牛奶。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要多喝水,多喝汤,不要憋尿。

  •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饮食原则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饮食保健

    注意羡时多吃一些营养高的食物,补充体内所缺少的营养。

小儿Muckle-Wells综合征,小儿淀粉样变肾病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又称Muckle-Wells综合征,是淀粉样蛋白沉着于肾脏引起肾功能障碍的一种少见病。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这种淀粉样蛋白与碘接触时发生棕色反应,象淀粉一样,因此命名。成人也会患此疾病,且比小儿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