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食管异位组织

    Bergmann(1958)等首次报告此类畸形,也称食管壁内实质性气管支气管剩体(Solid intramural tracheolbronchial rests in the esophagus)或叶芽瘤(choristomas)。食管与气管均由胚胎前肠发育而来,在胚胎第3周时二者为一共同管形器官,至第6周气管与食管分离过程中,食管壁内迷入气管软骨,食管壁内含有黏液腺体,多发生于食管下段。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普外科
    疾病别称:迷芽瘤,食管壁内实质性气管支气管剩体,叶芽瘤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食管
    多发人群:新生儿(一个月内) 婴儿(2-...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30%
    治疗周期:10-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
    相关检查:胸部平片,食管造影,食管钡餐透视
    并发症:肺炎
    治疗药品:肠内营养混悬液(TPF),阿伐斯汀胶囊,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   一、发病原因

      食管与气管均由胚胎前肠发育而来,在胚胎第3周时二者为一共同管形器官,至第6周气管与食管分离过程中,食管壁内迷入气管软骨,食管壁内含有黏液腺体,多发生于食管下段。

      二、发病机制

      食管与气管均由胚胎前肠发育而来,在胚胎第3周时二者为一共同管形器官,至第6周气管与食管分离过程中,食管壁内迷入气管软骨,食管壁内含有黏液腺体,多发生于食管下段。贺延儒报道了16例食管内气管软骨迷入所致的小儿食管良性狭窄,其中12例狭窄段位于食管下段,4例位于中段。狭窄段长约2cm,近端食管明显扩张,末端突然变窄,称“鼠尾征”。少数中段狭窄的病例,狭窄段与贲门间还可见一小囊袋状存钡区(该段为正常食管)颇像“钟摆”,称为“钟摆征”。王鸿学(1987)、尹兴家(1988)分别报道了1例和2例气管软骨迷路致食管良性狭窄。1例生后即吐乳14个月的男性患儿,尤以近半年加重明显,伴呛咳、发绀,并反复发作吸入性肺炎。钡剂在贲门上3.0cm处滞留,近端食管扩张(直径5cm),圆锥形狭窄处有锯齿状充盈缺损,阿托品治疗无效。术中见食管裂孔缺损,食管与胸主动脉同由膈肌的主动脉裂孔通过下行,食管下段近贲门处僵直,贲门上1cm处食管肥厚,管壁厚约0.5cm,有5个半环状气管软骨箝统于食管壁内,食管内径2mm。病理证实为先天性食管壁内气管迷路致食管下段良性狭窄。锯齿形充盈缺损和阿托品作用的动态观察,有助于与贲门痉挛鉴别。

      汪成宝(1987)报道1例食管下段异位支气管组织。2.5岁男性患儿生后2个月起常吐乳,伴呛咳,症状逐渐加重,药物治疗无效。X线示食管下段长达5.0cm狭窄,宽0.3cm。切除狭窄部食管,病理证实食管下段异位支气管组织。

  • 食管异位组织一般治疗

      一、治疗

      临床有梗阻症状,可能导致患者的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宜早行食管重建术,即狭窄段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或类似Heller术式网膜覆盖肌层缺损处等方法。

      二、预后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 食管异位组织一般护理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 食管异位组织饮食原则

      1、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含有多糖、多肽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食物。

      2、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3、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天进食不少于新鲜绿叶蔬菜500克、粗杂粮100克的饮食。

      4、要注意对某些食物进行忌口。如,忌食辛辣的食物,戒烟,限制酒、酸性刺激性食物、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的摄入。

迷芽瘤,食管壁内实质性气管支气管剩体,叶芽瘤
Bergmann(1958)等首次报告此类畸形,也称食管壁内实质性气管支气管剩体(Solid intramural tracheolbronchial rests in the esophagus)或叶芽瘤(choristomas)。食管与气管均由胚胎前肠发育而来,在胚胎第3周时二者为一共同管形器官,至第6周气管与食管分离过程中,食管壁内迷入气管软骨,食管壁内含有黏液腺体,多发生于食管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