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是欧、亚、非三大洲都有分布的蜱媒自然疫源性病毒疾病。本病以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临床表现与其他型出血热相似,惟肾脏的损伤较为轻微。患者入院时多呈重症,病死率高达50%。本病因在克里米亚和刚果相继发现而得名。在国内首先发现于新疆巴楚,故我国又称新疆出血热。发病时头痛剧烈,尤以前额和颞部剧痛难忍,颜面呈痛苦表情。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传染科
    疾病别称:克里米亚-新疆出血热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野外工作者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30--50%
    治疗周期:14--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发烧,恶心,头痛
    相关检查:尿常规,补体结合试验
    并发症:
    治疗药品:天麻素胶囊,六经头痛片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从本质上讲属于布尼亚(布尼奥罗)病毒科的内罗病毒属。

      1、此病毒的特点是呈圆形和椭圆形,直径约85~120nm,外被包膜。

      2、光学镜下和电镜下可以发现可能是抗原或病毒亚单位结构,如红细胞大小的胞质包涵体和核糖体样致密颗粒。

      3、成熟的病毒颗粒对温度的变化以及酸和乙醚均甚敏感,56℃ 30min可完全灭活,置于普通冰箱中4℃24h,可使感染滴度显著下降。

      4、如果条件适宜,此病毒的生长期可能会很长。在冰盒内50%中性甘油盐水中,则可保存半年以上,利用冷冻真空干燥法能保存病毒长达数年之久。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一般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原则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而以控制出血和抗休克为主。

      1、一般治疗

      如果发现有相关的症状,应及时送医院检查确诊,需住院治疗时应当住院;并且需要作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不必太过于担心,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缓解病情,加快恢复。

      2、对症治疗

      (1)输血小板、血浆以防止出血。

      (2)注意保护心、肺,预防并发症,需要时给输氧。

      (3)适当的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免因心肌损害和肺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生水肿。

      (4)恰当地使用洋地黄、毒毛花苷K (毒毛旋花子甙)等强心剂。

      3、特别注意的是

      (1)阿司匹林以及有抗血小板或抗凝血的药物均应禁忌。

      (2)多巴胺是抗休克有效药物,但应慎重使用。

  •   一、预防

      目前尚无疫苗,主要是从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三方面进行预防:

      1、远离传染源

      防蜱灭蜱。

      2、阻断传染途径

      (1)一般是通过患者带病毒血液传播,因此要做好对患者的隔离;要严格隔离患者,谢绝家属探视,以避免与患者及病毒污染物接触。

      (2)气溶胶也可传播感染。

      3、易感人群

      加强对牧民和农场职工宣传教育,使其具有预防蜱类叮咬的知识。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一般护理

      一般治疗患者应及时就近住院,作好思想工作和妥善处理,以期缓解病情,加快恢复。

克里米亚-新疆出血热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是欧、亚、非三大洲都有分布的蜱媒自然疫源性病毒疾病。本病以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临床表现与其他型出血热相似,惟肾脏的损伤较为轻微。患者入院时多呈重症,病死率高达50%。本病因在克里米亚和刚果相继发现而得名。在国内首先发现于新疆巴楚,故我国又称新疆出血热。发病时头痛剧烈,尤以前额和颞部剧痛难忍,颜面呈痛苦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