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小儿血清病

    血清病是一种由于外来抗原性物质(异体动物血清和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等)进入体内而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过程。血清病过程中出现体温升高、荨麻疹、关节症状等。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儿科,血液科
    疾病别称:小儿血清病综合征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长期摄食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者...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1-2年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 —— 20000元)
    疾病症状:淋巴结肿大,关节酸痛,发烧
    相关检查:心电图
    并发症:吉兰-巴雷综合征,哮喘
    治疗药品: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   一、发病原因

      人体接受异类血清后,经过7~14h的潜伏时间开始发病,如果注射过动物血清的人再次注射同样的血清,可加速血清反应。在儿科目前需要抗毒血清治疗的疾病几乎只有白喉和破伤风。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等也可以引起血清病。

      二、发病机制

      血清病是Ⅲ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典型例子,在抗原过剩的情况下,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全身毛细血管的基底膜上,激活补体,造成组织损害。

      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游离过敏毒素,进一步释放组胺,增强血管通透性;并产生趋化因子,使中性粒细胞聚集,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出溶酶体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此外,抗原抗体复合物还可活化激肽系统,产生急性炎症性作用,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肾小球肾炎和血清中补体成分下降。血清病过程中出现的荨麻疹为IgE类抗体引起,而关节的症状是IgG和IgM抗体与抗原组成的免疫复合物在关节沉积的结果。

  • 小儿血清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1.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立即停用异体动物血清或有关药物,避免大量新抗原的再次刺激。

      2.阿司匹林和抗组织胺治疗 对阿司匹林和抗组织胺治疗反应良好。

      3.肾上腺素 注射肾上腺素可使荨麻疹迅速消退,但效果只是暂时的。

      4.激素治疗 关节炎、肾脏或神经系统合并症较重时,应适当考虑激素治疗。

      二、预后

      患儿得到及时处理多数预后良好,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致急性喉阻塞,并危及生命。

  •   一、预防

      1.尽量避免使用马血清或其他动物血清。

      2.皮肤试验 如必须用马抗血清,则要做皮肤试验,用1∶10稀释液。皮肤试验如为阴性,则可皮内注射0.02ml 1∶1万稀释液,如仍无反应,以后的皮肤试验可用1∶1000,如仍为阴性,最后浓度为1∶100,对浓溶液的阴性皮肤反应表明,对马血清不可能发生强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但皮肤试验不能预测是否可发生血清病。

      3.快速脱敏疗法 对既往有马血清过敏史或皮肤试验阳性者,而又必须使用马血清者,此时可用快速脱敏疗法成功地使用抗毒素,在开始脱敏时可用肾上腺素及抗组织胺药物,脱敏过程为:0.1ml抗血清,稀释为1∶10万~1∶1万,静脉注射间隔20min,如病人对前一次注射能耐受,而无副作用,注射剂量可每20min加倍,一般来说抗血清总量可在4~6h内给入,但脱敏仅是暂时的,病人常在几个月内再次获得以往的过敏反应,应用甲泼尼龙不能防止血清病的发生。

  • 小儿血清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 小儿血清病饮食原则

      应增加富含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猪肝、鱼、肉、粗粮、植物油等;多吃枸杞子、花生、核桃、豆浆等补益肝肾的食品。避免高脂肪、高糖等食物,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不要吃容易口渴的油炸食物。尽量避免使用马血清或其他动物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