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Primary Orthostatic Hypotension)属少见病,1925年Bradbury和Eggleston首先详细地描述本病的临床特征为直立性低血压(即从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血压明显下降)、晕厥、脉率固定(即直立时心率无相应增加)、无汗、勃起功能障碍和夜尿等,称为“自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疾病别称: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病,自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5%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疾病症状:头晕,直立性低血压晕厥,血压偏低
    相关检查:内分泌检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并发症:眩晕
    治疗药品: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   一、发病原因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自主神经发生变性(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阻断了压力感受器的反射弧所致。

      直立性低血压除上述原发性外,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包括:

      1.神经系统疾病 脊髓结核、脊髓横断性损害、脊髓空洞症、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多发性硬化、亚急性联合变性、震颤麻痹等。

      2.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等。

      3.药源性 服用神经节阻滞药、降压药、血管扩张剂等。

      4.自主神经病变如交感神经手术后。

      5.其他 淀粉样变、严重贫血、恶病质、久病卧床等。

      二、发病机制

      人体站立时,因受地心吸力的影响,约有300~400ml的血液淤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可比卧位时降低25%左右,血压可下降。正常人当血压刚开始下降时,即能迅速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使这些区域发放到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性冲动的频率和速率减少,反射性地使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释放到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量增多,作用于周围血管和心脏,导致小动脉收缩和心率增快。此外,血管系统的压力感受器对于静脉淤血也可引起血管收缩效应,以及下肢肌肉张力增加和等长收缩、迫使血液通过静脉瓣通向心脏,这种肌肉泵作用也可增加回心血量,从而阻止心排血量的急剧下降。另外,体位改变时通常会发生过度换气,产生反射性静脉张力增高,这也有助于心脏的充盈和血压的升高。正常人由于具有上述调节机制,故由卧位直立时不会发生明显的血压降低。

      凡是破坏了上述调节机制的某一或某些环节,都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自主神经元发生变性(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阻断了压力感受器的反射弧所致,其病变部位可在节前或节后交感神经、脑干、丘脑下部、血管运动中枢及小动脉壁本身发生病变。由于反射机制中断,使阻力血管(主要指小动脉)及容量血管(主要指小静脉)皆不能有效地进行反射性收缩,同时心率也不增快,使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血压随之降低。此外,有人认为儿茶酚胺代谢或分泌障碍引起神经传导失常,循环中某些扩血管物质如缓激肽释放过多等,也可能参与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治疗

      一、治疗

      由于本病原因未明,故防治有一定困难,主要措施包括:

      1.起床走动及体位改变时,动作要慢,避免骤然起立。平时宜穿弹力袜、紧身裤或用弹力绷带,以减少直立时下肢静脉血液淤积。

      2.饮食方面除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外,可适当增加食盐量,以增加血容量。

      3.中药可按低血压病处方随症加减。

      4.配用下列药物 包括:9-α氟氢可的松首剂0.1mg/d,可渐增至0.3mg/d,维持量为0.05mg/d;地塞米松初用量为3.75mg/d,逐渐减量至1.5mg/d维持;苯丙胺5~10mg,1~3次/d;左旋多巴0.1~0.25g,2~4次/d;麻黄碱15~30mg,3次/d;谷维素10~20mg,3次/d等。其他支持疗法如三磷腺苷(ATP)、辅酸A、泛癸利酮(辅酶Q10) 、肌苷、维生素B族也可选用。

      二、预后

      年龄在60岁以下,没有心脏病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一般预后良好。反复、多次晕厥发作,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者预后较差。

  •   1.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疾病。

      2.对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在起床走动及体位改变时,动作要慢,避免骤然起立。

      3.平时宜穿弹力袜、紧身裤或用弹力绷带,以减少直立时下肢静脉血液淤积。

  •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护理

      1、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

      2、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饮食原则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病,自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Primary Orthostatic Hypotension)属少见病,1925年Bradbury和Eggleston首先详细地描述本病的临床特征为直立性低血压(即从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血压明显下降)、晕厥、脉率固定(即直立时心率无相应增加)、无汗、勃起功能障碍和夜尿等,称为“自发性直立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