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是葡萄糖苷酸酶缺乏。基因定位在7q21.23~q22。除硫酸角质素外,所有酸性黏多糖都含有葡萄糖苷酸末端部分,并且这一末端部分以构形,与乙酰或硫酸氨基己糖末端结合。在这些酸性黏多糖水解时,因受内葡萄糖苷酸酶(玻璃酸酶)或外葡萄糖苷酸酶连续酶促,结果可使葡萄糖末端露出。为了使外葡萄糖苷酸酶进一步分解葡萄糖苷酸链,就必须有葡萄糖苷酸酶作用。黏多糖贮积症Ⅶ病人体内缺乏葡萄糖苷酸酶,故发生部分水解的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就会沉积于组织细胞内而致病。
黏多糖贮积症Ⅶ型一般治疗
一、治疗
无特殊疗法。严重畸形者可酌情给予手术矫形,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心力衰竭者,均应施行有效的对症治疗。
二、预后
较好,大多可存活到成人。
许多患者的父母为近亲结婚,故要避免近亲结婚预防本病。
黏多糖贮积症Ⅶ型一般护理
护理:
膳食少量多餐,限制脂肪和总热量,限制体力活动。
黏多糖贮积症Ⅶ型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注意饮食合理,宜清淡为主。(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