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因食用未经妥善处理的粗制棉子油或榨油后的棉饼粕等所致。
二、发病机制
棉子中所含棉酚系一种血液毒和细胞原浆毒,对心血管、肝、肾、神经等均具毒性,还影响性腺和生殖细胞。实验用大鼠口服醋酸棉酚(每次10mg/kg,每周6次),连续半年可引起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性磷酸酶增强,并可致肾远曲小管酸化功能减退.据研究,棉酚可能作用于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抑制Na-K泵的活性,从而首先使细胞内缺钾 ,随着钾从肾丢失 ,血清钾亦相继下降。食用粗制棉子油可致中毒,出现 以低钾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症状。
棉子中毒一般治疗
食入不久者当给催吐及洗胃并服泻剂,食入时间超过半天者应给高位洗肠,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病人易有低钾血症,应及时补钾,开始静脉滴注5~10天,以后口服维持量10~30天,对复发病例,需用维持量更久。在补钾过程中,应以心电图及血钾测定值作参考。可试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5%溶液0.1ml/kg,皮下或肌注,每日1次,3天为一个疗程,间隔3~7天再进行第2疗程。此外为对症治疗。
应宣传棉子有毒,不能食。粗制棉子油需经加碱处理后才能食用,棉子饼经过暴晒三次或发酵后才可做动物饲料。市售的棉子油和棉子饼中的游离棉酚应在0.02%以下,不可超过0.05%。
棉子中毒一般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棉子中毒饮食原则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