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脾为实质性器官,被膜张力较高,质地较脆,为腹内固定性器官,但又有一定的活动度,易受强烈振动而破裂或撕裂。脾外伤常为摔伤、撞伤、或车祸等严重闭合伤中的一部分,因此就有可能诊断严重明显外伤如头颅伤、多发骨折等而忽略脾破裂,或诊断脾破裂而忽略其他器官损伤,所以诊断时要尤为小心。
1. 腹部钝挫伤及严重摔伤撞伤等,脾破裂的发生率占首位,常与肝破裂同时存在。若腹部被钝器所伤、摔伤或撞伤事故可出现脾外伤,脾外伤多为间接性震动伤所致,极少为直接受力损伤。
2.正常脾在左季肋保护之下不易受伤,但强烈震伤下,仍为腹内最易破裂之器官。如果脾大而有病变,特别是充血的大脾,暴露于季肋之下,则更易破裂。因病增大之脾则破裂的机会更高,可因不注意的轻微损伤而致破裂,称为“脾自然破裂”。
二、发病机制
因脾膜张力高,破裂后不易对拢,故易出血不易止住。内出血为突出的病理,常因大量出血而引起休克。
因脾被膜薄,脾周围缺乏结缔组织,破裂后,血流入自由腹腔,破口处难得保留血凝块而粘连愈合,即使暂时止血,再出血的可能性也较大。
小儿脾外伤一般治疗
一、治疗
因为脾破裂主要死于出血休克,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抢救或预防休克与迅速止血。
1.小儿脾破裂治疗原则
(1)临床休克状态(无血压、半昏迷):快速输血及输液共60ml/kg,20min血压不能恢复,立刻再重复60ml/kg。仍不恢复或血压上升后不能维持稳定2h,则应边输血边手术,抢时间立刻止血。
(2)休克前期:有血压,脉细快,精神烦躁的患儿,应快速输血、输液60ml/kg以上,如情况无好转,立即手术止血。
(3)血压、脉搏正常:就诊时血压、脉搏正常,精神安静,输血输液60ml/kg情况稳定,则继续观察。随时突然血压下降,即刻手术探查止血。
2.观察与非手术疗法
(1)绝对卧床,禁食胃肠减压,给镇静剂使患儿安睡,保持静脉开放,输液维持营养并给止血剂及抗生素。输血要根据血红蛋白水平,一般保持在90~120g/L。24h后精神正常,食欲良好,腹部压痛减轻,无腹胀,可进流食以后半流。
(2)应严格卧床1周,腹部体征消失,血象正常后,方可恢复饮食与活动。观察期间应每小时测量血压,每6小时查血红蛋白,直至平稳48h。
(3)若出现血压下降,应立刻快速输液、输血60ml/kg,,不能恢复稳定,即时准备手术。
3.手术止血
(1)急性大出血时,抢救休克应快速脾切除(抓切法)。立刻抓住脾脏,用脾蒂钳或直角钳钳闭脾蒂,吸净积血,再仔细分离脾门,必要时结扎血管,行脾切除。
(2)如果破裂不大,出血不严重应尽量缝合脾膜,以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纱及凝血酶等制剂防止渗血。粉碎性脾破裂可用可吸收之脾网(可用白肠线编制)将破脾包拢拉紧加压止血,以止血纱等加强。
(3)根据破裂情况也可行部分脾切除,脾蒂破裂则只好切除。但脾切除后,可将完好部分用盐水洗净,切成(1~2cm)×(1~2cm)×(1~2mm)薄片20~30片移植于大网膜中,也能起保留免疫作用。最好尽量保留1/3脾组织为宜。
二、预后
目前单纯脾外伤很少死亡。需手术探查者不足25%,脾切除已很少见。巨大病理脾仍应行预防性脾切除。
预防:加强对小孩的看护,防止各种外伤和意外发生。
小儿脾外伤一般护理
一、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取平卧位。
2.尽量保持患儿安静,减少肢体活动。
3.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小儿脾外伤饮食原则
饮食要注意清淡。手术后前几天根据个人状况调节饮食,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有利伤口的恢复。补充多种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多吃各种瘦肉、牛奶、蛋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不要吃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