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链球菌坏死是β-溶血性链球菌侵袭皮肤组织所致的局部感染,好发于四肢有创伤者,亦有人无明显的外伤史。Meleney认为,本病是Schwaltzman过敏反应。
二、发病机制
β-溶血性链球菌侵及皮肤,释放透明质酸酶,使皮肤细胞间质溶解,细菌在皮肤组织内迅速繁殖、扩散。皮肤小血管因感染而破坏、红细胞渗出和小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皮肤细胞的损伤,致皮肤组织发生水疱、浆液渗出和大片坏死,浆液中含有β-溶血性链球菌;皮肤附属器及分布的感觉神经末梢,亦可受累损伤。数天后,坏死组织干结、变黑,形成酷似烧伤的焦痂。2~3周后坏死的皮肤细胞脱落,形成溃疡。溃疡表皮全层缺损,可伴部分真皮甚至皮下脂肪缺损,溃疡边缘潜行。
链球菌坏死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大剂量抗生素 手术实施前即应给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与甲基苄啶联合使用,对链球菌有良效。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万古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2.切开引流 早期即需手术,将皮肤潜行病变部分及皮下完全切开,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切开筋膜减压。伤口充分敞开,以大量抗生素溶液冲洗。每日更换敷料。有时需多次手术,才能将坏死组织彻底清除。皮肤缺损部分待创面清洁后可行植皮术。
3.一般治疗
(1)支持治疗:卧床休息,提高病人身体素质;加强营养,供给易消化、富营养食物;全身症状明显者对症治疗。
(2)抬高患肢并制动,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二、预后
病初起,症状不典型,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较强,病情发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重,若处理不及时死亡率较高。
应避免黏膜、皮肤软组织及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局部创伤和术后应注意伤口的处理;宜及早发现感染灶,并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在月经期女性要避免使用高吸附能力的卫生棉条,要使用低吸附能力的卫生棉条,做到4-6小时更换一次,并尽可能使用卫生巾。在更换卫生棉条前后要洗手,卫生巾和卫生棉条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在阴凉潮湿的卫生间内。不要一次放两个卫生棉条,睡觉前要更换新的棉塞。身体内的填塞物和引流条要及时更换。避免皮肤损伤,同时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链球菌坏死一般护理
一、营养合理:食物应当尽量做到多样化,粗细粮搭配均衡。多吃豆类,蘑菇类食物。
二、营养丰富: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食物。
三、新鲜清淡饮食: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提倡多食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选择口味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多喝酸奶,蘑菇汤,海带汤,黄花鱼汤。
四、少食发性、刺激食物:少吃牛羊肉,狗肉,鸡肉,鱼虾等发性食物,不吃煎炸熏烤的食物,不吃味重的食物。忌烟、酒,不吃辛辣、粗糙的食物。
链球菌坏死饮食原则
1.链球菌感染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吃点番茄、胡萝卜、大白菜、冬瓜等食物;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强营养,多吃点豆浆、鱼类等,但要注意不宜食入过多的糖和脂肪,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生多与糖代谢和脂代谢有关,多脂多糖的食物能使病情加重。
2、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压抑。
3、适当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活动,如爬山、散步,跳舞等。
4、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服用,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体质,不生病或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