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结肠炎是因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引起的肠炎。严重者大便排出片状黏膜,曾称假膜性肠炎,本病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而日益增多,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性疾病。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老年科
    疾病别称:老年假膜性小肠结肠炎,老年人假膜性肠炎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西药治疗
    治 愈 率:70%
    治疗周期:1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5000元)
    疾病症状:高热,钝痛,胀痛
    相关检查:内镜检查
    并发症:麻痹性肠梗阻
    治疗药品: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柳氮磺吡啶栓
  •   一、发病原因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pseudomembranous enterocolitis,PMC)是一种主要侵犯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早在19世纪末就有学者对PMC进行了较细致的描述,但并未能找到其病因,尽管曾有多种学说如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及肠黏膜血液循环障碍等试图解释本病病因,但均未肯定。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确定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为PMC的主要致病菌,故该病也称之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clostridium difficile enterocolitis),即当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免疫功能低下、滥用抗生素及病情危重等),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异常繁殖,产生毒素,损伤黏膜而发生有假膜形成的炎症和腹泻,老年人较多见。

      现已证实,抗生素的应用是引起PMC的主要诱因。其中尤以青霉素类抗生素最易诱发该病,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氨基糖甙类等。另外,胃肠手术、炎症性肠病、尿毒症、肠出血等也可诱发PMC,它们都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尤其肠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机体老化,免疫功能降低,更易罹患该病。

      二、发病机制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是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介导的疾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可产生4种毒素:A毒素(肠毒素)、B毒素(细胞毒素)、蠕动改变因子以及不稳定因子。A毒素和B毒素与PMC发病密切相关,它们均为大分子蛋白质性外毒素。现已证实,人的肠黏膜组织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A、B两种毒素均敏感。其中,A毒素可激活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释放强效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后者引起肠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出血及绒毛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肠黏膜广泛坏死。B毒素在A毒素的基础上仅能加重肠道黏膜病变而其本身对黏膜并无直接作用。目前已证实肠黏膜上有A毒素特异性糖蛋白受体,A毒素通过与受体的结合进入细胞,使细胞肿胀、渗透性增加。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主要侵犯结肠(乙状结肠最多见),有时也可累及小肠(回肠末端最多见),结肠和小肠同时受累的情况相对少见。PMC病理改变分为3类:轻度病变包括黏膜固有层多形核粒细胞浸润和嗜酸粒细胞渗出的局灶性坏死;中度病变时炎性细胞浸润常限于固有层的浅表部分,此时腺体破坏、典型假膜形成但病变中间的黏膜正常;严重病变时固有层广泛受损坏死,其上覆盖厚且融合的假膜。

  •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对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①停用相关抗生素:由抗生素引起的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更应立即停用抗生素,若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可用窄谱抗生素或合用万古霉素;

      ②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如给患者补充水电解质,必要时可采用全肠道外营养,严重者可少量使用激素以改善毒血症状;

      ③抗菌治疗:甲硝唑为首选抗生素,它对绝大多数PMC患者有效。用法:口服0.4g,4次/d,或静脉滴注0.5g/8h,疗程7~10天。若疗效不理想或患者不能耐受甲硝唑时,可改用万古霉素,用法:口服125~500mg,4次/d,疗程7~14天;

      ④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治疗:可采用易制备的抗污泥梭状芽孢杆菌抗毒素中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用法:静脉滴注5万U,4次/d。

      ⑤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可口服乳酶生、双歧杆菌等。另外,对于那些极少数合并有中毒性巨结肠或肠梗阻者,应手术治疗。

      二、预后

      常因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DIC、肠穿孔而陷入危重状态,预后差,病死率达20%。

  •   由于抗生素的应用是引起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主要诱因,而且无论使用何种抗生素,剂量多少及疗程长短均可诱发该病,因此,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必须使用时可选用窄谱抗生素,一旦怀疑有PMC时,应立即停用相关抗生素,另外,老年人应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一般护理

      1.连续便血和腹泻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便后温水坐浴或肛门热敷,改善局部循环。并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

      2.做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此病的诱发因素、治疗后的效果,并保持情绪稳定。嘱咐患者按时正确服药,配合治疗和护理。

      3.指导患者以刺激性小、纤维素少、高热量饮食;大出血时禁食,以后根据病情过渡到流质和无渣饮食,慎用牛奶和乳制品等。

  •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饮食原则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