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
二、发病机制
足癣发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碱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使足部感染机会增多。
脚癣一般治疗
脚癣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根据临床不同病型表现,分别对症治疗:
(1)对汗疱型或有轻度浸渍糜烂,有少量分泌物者,可于每天早晚用1∶6000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醋酸铅溶液浸泡或湿敷,每次20~30min(水疱可在无菌处理下刺破),浸泡后用消毒布巾拭干。然后选用以下药剂外涂,如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 (复方苯甲酸酊)、Castellan涂剂、5%鱼石脂、3%水杨酸、10%硫磺泥膏,或市售成药,如2%克霉唑霜、特比萘芬霜、联苯苄唑霜等(任选一种),慎用刺激性强药剂。
(2)对渗液较多的糜烂型可选用上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用达里波液浸泡或湿敷,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酌加0.1% 依沙吖啶(利凡诺),渗出停止,糜烂面减轻后可参用上述汗疱型泥膏,半量怀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剂。
(3)对趾间型可参照汗疱型治疗。
(4)对鳞屑角化型由于患病病程长,治疗需要耐心。开始采用抗真菌作用和剥脱作用较强的酊剂(需渗透力强些)如复方土槿皮酊或全量的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也可用10%~30%醋酸浸泡双足,每次20~30min。待角化过度明显减轻后,改用作用相对较弱的软膏外搽,如半量的复方苯甲酸软膏或10%~20%的尿素软膏等,以巩固疗效和恢复正常的皮肤屏障功能。
(5)火焦砂是炙热的岩浆作用于沙土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形成温度3000多度,因而非常恩干燥,不含挥发成份,并且含有深部岩浆中带来的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火焦砂能使脚癣真菌的菌毛,鞭毛萎缩,使其失去活动力和吸附力。是菌体脱水干瘪处于‘昏迷’休眠而失去致病力。从人体组织细胞上自然脱落。同时,火焦砂所含有的有益微量元素对皮肤组织有加快修复的作用。火焦砂使用方便,不烧脚,无刺激,不复发,不损伤皮肤。确实不错。
2.系统治疗
对于局部治疗疗效不佳或皮损范围较广泛者,可短期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等配合治疗,一般1~2周即可。
脚癣辨证论治
脚癣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1)对汗疱型或急性期有水疱糜烂及分泌物时,宜每天早晚用土大黄或黄精或马齿苋煎水,5%明矾水作湿敷,或用马齿苋60g,黄柏20g,苦参20g煎水浸泡,每天2~3次,每次1~2h。夜间外用10% 碱式没食子酸铋(代马妥,次没食子酸铋)氧化锌油调匀外涂。待炎症消退,腐烂完全平复后,每天选涂土槿皮酊或中药醋剂。
(2)对轻度鳞屑角化型者,先用苍肤水剂(苍耳子15g,地肤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参15g,百部15g,枯矾6g,水3000ml),煮沸20min后待温浸泡15~20min,每天1~2次,或于洗脚水中加入适量食醋浸泡,然后外用市售一般脚癣药膏。
(3)对手足多汗者,应于局部损害减轻后(无糜烂、渗液及明显的角化鳞屑)每天用5%明矾或干葛水剂(干葛30g,明矾15g,水1000ml,煎水洗泡),或黄柏、生地榆等量煎水洗泡,每天1次。
足癣治愈后,仍应坚持每周搽药1~2次,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平时应勤洗脚(特别应注意洗到每个趾间),勤换鞋袜,使其经常保持干燥。足汗较多者可在鞋内撒些枯矾粉、乌洛托品等粉剂以起到止汗作用,如患者同时患有甲癣则应一并治疗。
偏方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脚癣预防
预防:注意局部卫生,袜宜常用肥皂水洗、晒,不宜穿着胶鞋或塑料底鞋、靴,勿用公用拖鞋或脚布,治疗手足多汗和汗疱。鞋宜常晒或以棉球浸甲醛(福尔马林)置鞋内密封24~48h,有灭真菌效果。经继发细菌感染者除局部治疗后,可酌用抗菌剂。
脚癣一般护理
脚癣护理
1、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5、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6、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7、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自治疗法
1、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3、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4、洗脚时,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匀后,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脚臭即可失。
5、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可除脚臭
6、睡前以酒精擦拭脚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后用塑胶袋套脚,以诱发流汗,次日清洗脚部,再予以擦乾,连续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两次
7、经常泡脚
8、以茶包煮水,再用脚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钟,擦乾后撒爽身粉,可防止脚臭复发
9、也可以粗盐溶於水泡水
脚癣饮食原则
脚癣饮食保健
一、脚癣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生大蒜头20瓣、生花生仁250克、鸡脚爪3对。蒜瓣去皮,与另2味合煮服之,肿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脑磷脂,可治肠塞等病,亦能疏导脚气。
2)大蒜头5只、龟1只。龟洗净切块,蒜头微捣烂,放入锅中,清炖乌龟,每天服1次。本方对脚气病引起的肿胀有消退作用,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头去皮及红糖各200克。上药煮烂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盐,否则无效。本方可治疗脚气病之足背浮肿,延至脚踝,甚则小腿也微感不适者。如肿过膝至股部,则生命垂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干姜、木香、陈酒各4克、李子2克。上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为1日份,3次服饮。本方可预防脚气冲心症。此外,宜摄取稍多的的维生素B1,对于治疗脚气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姜30克、陈皮30克、小豆60克、鲫鱼1尾。鲫鱼洗净,和上药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后食用。脚气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恢复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肿。小豆和鲫鱼都有消除水肿的功能,陈皮起辅助作用。
6)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本方用治脚气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7)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约10分钟左右将其擦去,再涂上一些金霉素眼膏,2天1次,连用3次可愈。
二、脚癣吃哪些对身体好?
1、应摄取大量的生鲜蔬果、鱼及鸡肉(不含皮)。
2、多吃含有维生素A食物。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主要有动物的肝脏、鱼类、海产品、奶油和鸡蛋等动物性食品。此外咸带鱼、鲫鱼、白鲢、鳝鱼、鱿鱼、蛤蜊、奶油、人奶、牛奶等也含有140~846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每100克)。
3、多吃含维生素E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西红柿等。
三、脚癣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2、避免可乐饮料、谷类、加工食品、糖等食物。
3、忌食油炸、油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