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原发感染灶多由亲动物性真菌引起,炎症反应强烈,如脓癣,浸渍糜烂型或汗疱型足癣等。许兰毛癣菌也可引起癣菌疹。局部真菌代谢产物具有抗原性,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在全身和局部皮肤引起变态反应。这种继发性皮疹真菌检查阴性,毛癣菌素试验阳性,随着原发真菌感染灶的治愈,皮疹逐渐消失。
二、发病机制
局部真菌代谢产物具有抗原性,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在全身和局部皮肤引起变态反应。
癣菌疹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局部治疗 对症处理。视不同的损害分别选用和缓的湿敷剂如2%~3%醋酸铅溶液、复方硫酸铜溶液(达里波液)、2%硼酸水、马齿苋煎水等湿敷或其他和缓收敛的洗剂、乳剂、泥膏等。中医对湿润糜烂者用祛湿散20g加于甘草油(或植物油)20ml中调敷,或紫草地榆油膏,10%黑豆馏油氧化锌油膏外涂。
2.系统治疗 有全身症状者可口服抗组胺药,重时可加服皮质类固醇激素。也可给予钙剂、维生素C、普鲁卡因封闭。治疗原发真菌感染灶,必要时可内服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治疗原发病灶。
二、预后
对原发病灶应积极进行治疗,但在癣菌疹反应比较剧烈时,则应先用较温和的治疗方法。
癣菌疹辨证论治
中医宜清热除湿凉血方,用清热除湿汤加减。局部治疗同上。
健全各级防治组织机构,开展群众性的卫生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皮肤癣菌病的传染途径和传染方式以及预防对策和及时彻底治疗的必要性,教育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卫生保健制度等。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一系列体格检查、隔离、管理和治疗制度,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对小学和幼儿园的儿童以及理发店、浴池及游泳池等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建立卫生保健制度,若发现癣菌病患者,必须进行真菌检查争取早期诊断。
2.对已确诊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治疗,同时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对于入学、入托的儿童均应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头癣时,应与其他儿童隔离,必须在治愈后经过两次真菌学检查(包括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均为阴性时,方得入托或就学。
3.对于患者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套等用具及理发店、浴室、游泳池等所用器具,均应定期消毒。如条件允许可用甲醛(福尔马林)消毒(每立方米容积用福尔马林250ml,温度58~59℃,时间2.5h),对带有真菌的毛发及鳞屑必须焚毁。
4.对于患畜应同时进行检查并予以适当处理。在未经确诊前必须封闭管理,饲养场所亦应经常进行消毒,在幼儿园内应提倡不饲养狗、猫等动物。
5.治愈判定应包括临床检查、病变材料的真菌学检查。遇有可疑时,应重复进行。
6.各医院或保健单位应逐步建立皮肤癣菌病的门诊,给予患者以治疗上的便利。
7.各医学院校及医疗机关应进行有关皮肤癣菌病的研究工作,特别研究有关头癣和手足癣的有效防治方法,大力培养皮肤癣菌病的保健员和专业护士。
癣菌疹一般护理
要做好日常护理:癣菌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洗澡不要太勤,应每周洗浴一次,这样不仅可以去除厚积的鳞屑,清洁皮肤,而且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因为外用药的使用最好不要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易使皮肤干燥,且易于感冒)。治愈后可经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对各类皮肤病的预防是大有益处的。
癣菌疹饮食原则
1、癣菌疹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2、癣菌疹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少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酒类等,因为这些饮料激惹汗腺的分泌与排出,给表皮霉菌的易感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