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在年轻患者多与感染有关,病毒和细菌毒素引起管壁损害,进一步引起血栓。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血管畸形,结节性动脉周围炎,以及梅毒感染皆可并发本病。老年患者多因脊髓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由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性血管炎或胆固醇栓子所引起的脊髓前动脉闭塞较少见。颈椎间盘脱出症和颈椎过伸也可并发本病。
二、发病机制
1、脊髓前动脉供给脊髓腹侧2/3区域的血运,当血管闭塞后,引起脊髓腹侧和外侧索的损害。
2、病理改变:肉眼可见脊髓腹侧及侧面软化皱缩及色泽变淡。脊髓部分区域早期充血水肿,可累及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同一患者,每节段损害的软化区域大小并不一致,这是由于每个节段的侧支循环不同以及局部血管解剖的不同所致。软化区域呈典型的梗死性改变。
镜下可见脊髓软化灶中心部坏死,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变性,髓鞘脱失,格子细胞形成。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一般治疗
1.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西医治疗
一、治疗
治疗上根据病因不同,措施可不全相同。
若与炎症有关可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制剂。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氢化考地松)有改善炎症,减少水肿及保护神经细胞组织的作用。
改善循环的药物及促神经代谢药物等皆可应用。
另外应注意对褥疮、坠积性肺炎及膀胱炎等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与治疗。
二、预后
一般情况下,年轻的患者、“脊髓休克”症状不严重者,预后较好,如在及时和积极治疗下,可历时数周至数月逐渐恢复。如果脊髓侧支循环吻合不良,脊髓梗死严重者则易致残。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辨证论治
2.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中医治疗
中药一般按痿症治疗。初期采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法。慢性期患者一般以补肝肾为主。针刺和穴位封闭,按摩,适当运动都有助于病情恢复。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预防
主要是预防感染及动脉硬化等原发病。初期尤应注意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及膀胱炎等并发症。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一般护理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饮食原则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饮食保健
患者饮食要注意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可以适当吃些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干果、豆制品、瘦肉、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