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学
病因为雅司螺旋体通过表皮破口侵入体内而发病。雅司螺旋体形态与梅毒螺旋体相似,但传染力较弱。传染的主要途径是密切的接触,通过擦破的皮肤传播。早期主要为皮肤损害,如丘疹、脓泡、肉芽肿性或树胶肿性破坏,而骨雅司则为其后期的表现。其发病率在我国约为雅司病的4.5%~6.5%,也有报导约有10%~20%并发骨关节病变。
二、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主要为骨小梁间纤维组织的增生,骨周组织的广泛坏死,而坏死组织周围又被显著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有淋巴细胞,中性多核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形成树胶肿样形态。骨病变多位于胫腓骨、尺桡骨及肱骨等,但额骨,下颌骨,股骨,掌骨,肩胛骨及肋骨也可受累。同一病人可有多处骨骼受累。病变形式可以是骨膜炎,骨炎或骨髓炎。骨膜炎主要为骨膜的增生。骨炎主要表现为广泛骨质疏松,伴多发性小圆形或卵圆形的骨质破坏吸收区。有的破坏十分严重,可致病理性骨折。若累及关节时,以肘关节、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等处好发。偶而可见上腭穿孔及鼻骨破坏。
骨雅司病一般治疗
主要为全身治疗。主要药物为油济青霉素,有人主张总量用600万单位,第一次肌肉注射30万单位,以后每次60万单位,每日两次肌肉注射。
患肢局部可行对症治疗。如及时的清洁换药,肢体用外固定支架暂行固定,以达到肢体制动、减轻疼痛。一般活动期治疗后骨病变可以消失,轻者骨X线可显示正常。重者则可遗留骨外形畸形及骨增生硬化。疼痛均可迅速消退。
雅司病(Yaw s)又称热带莓疮及接触性感染全身肉芽肿等,属于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儿童及青少年多见,热带潮湿,平均气温在27℃以上,人体皮肤破损并接触病原体是雅司病传播的2个必要条件,非洲,美洲,东南亚及赤道线的农村目前均还有此病的存在,我国20世纪40~50年代在上海苏北邻近地区曾有过地区性流行,60年代中期此病在我国已经消失,热带国家闷热潮湿气候,尤其是6月至9月的雨季,更为本病流行季节,预防本病的重点在于形成本病的两个必要条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可很好的预防本病。
骨雅司病一般护理
注意不能饮酒抽烟,避免进食油腻、辛辣以及刺激性过强的食物。
骨雅司病饮食原则
骨雅司病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蒲公英粥蒲公英40一60克,鲜品用量为60--90克,粳米30-60克,将上药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粥,3—5天为l疗程,每日2—3次温服食。
骨雅司病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饮食上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猕猴桃等。
2、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
3、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骨雅司病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饮食上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咖啡等刺激性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