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未明,有人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部分病人淋巴结中查出EB病毒的DNA(PCR法)。还有人认为由于感染了人工细胞淋巴瘤病毒的亚型,使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而导致本病。
二、发病机制
1.本病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病人T细胞亚群分析发现本病为T细胞病变,有的病例以抑制性T细胞(TS)增多为主,有的以辅助性T细胞(TH)增多为主,亦有二者都增多。这些T细胞可能产生B细胞刺激因子,促使B细胞增殖,并分泌免疫球蛋白。Ⅱ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的主要增殖细胞具有多样性,其中包括免疫母细胞和苍白细胞。前者核仁大而核幼稚,胞体呈强嗜碱性;后者胞体大而清楚,大小不等但其成熟程度相同,外观类似幼稚浆细胞,在组织学上显示为恶性增殖。
2.病理 典型的病理改变除具有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的特征外,尚有免疫母细胞或苍白细胞肿瘤性增殖。细胞学诊断除肉芽肿性变(浆细胞增加、组织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加)外,尚可见有肿瘤性免疫母细胞及大而苍白的淋巴样细胞等。在病初的淋巴结,当肿瘤细胞增生少时,往往易诊断为反应性淋巴结增生。
Ⅱ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此型之治疗与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有所不同。目前多主张用化疗,但用药剂量宜小,以免引起继发感染而致死。可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小剂量长春新碱联合化疗,疗程因人而异。
在治疗过程中,若继发感染,则病原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对此宜用足量的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控制之,以延长生存期。
二、预后:
所有病人预后均不良,多在数月到两年内死亡。约20%的病例可转化为白血病,其肿瘤细胞类似异型淋巴细胞。
一、预防
尽一切努力避免挑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是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坚持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保持乐观情绪。
4.预防感染,预防链球菌感染是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及并发病的重要环节。
Ⅱ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坚持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
Ⅱ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银花12克,芦根10克,桔梗10克,大力子9,射干9克,天葵子9克,板兰根12克,夏枯草12克,豆根9克,荆芥9克,玄参9克,花粉8克,肝草2克,荆芥9克。煎汤内服。
(上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