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又称Scott综合征,其特征为单纯血小板促凝活性缺陷。本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病因和发病机尚未阐明。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血液科
    疾病别称:血小板第3因子缺陷症,血小板第Ⅲ因子缺陷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成年人、妇女、常牙痛者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输血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2-5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6000元)
    疾病症状:月经量多,拔牙后出血不止,血肿形成
    相关检查:束臂试验,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血小板检查项目
    并发症:血栓形成
    治疗药品: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
  •   一、发病原因

      尚不明确。

      

  •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凝血酶原复合物中含有活化的凝血因子,部分活化的凝血因子不依赖PF3发挥作用,因此,有些患者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有效。

      2.应考虑有可能诱发血栓形成,输注血小板可以有效的改善出血症状。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   注意平时的生活,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一般护理

      1.保持良好情绪,注意作息规律。

      2.避免吃生冷凉菜,不吃剩饭菜,水果不可多吃,不要吃过硬的食物,以免划伤食管引起消化道的损伤出血。

      3.要避免用力,大便保持通畅,如果大便干结,要用点开塞润肠药物等。

  •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饮食原则

      平时多吃一些营养含量高的食物,多注意吃一些维生素、蛋白质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