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传染科
    疾病别称: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
    治 愈 率: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
    疾病症状:肌肉酸痛,头痛,咳嗽
    相关检查:
    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热,阿根廷出血热,鄂木斯克出血热
    治疗药品:出血热预防片,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沙鼠肾细胞),转移因子胶囊
  • 出血热疾病病因

      出血热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鼠。

      (二)传播途径:

    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

    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 出血热一般治疗

    出血热西医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现有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

      一、 一般支持治疗

      应卧床休息,就地隔离治疗。给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二、 液体疗法

      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补液应以等渗液和盐液为主,常用的有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等。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三、 恢复期病人血清治疗

      如给早期病人注射恢复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

      四、 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病人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出血热预防

      目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此病。出血热疫苗,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此两型出血热均有预防作用。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本病,因此,关键是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监测,防止本病传入我国。

      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 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如确需前往疫区或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应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施,并接受防护知识培训。

      三、 离开疫区者在21天之内,一旦出现发热,应该立即就医,并务必告诉医生近期的疫区逗留史。

      四、 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实施相应的检疫措施。对有明确暴露史的旅行者应按接触者对待,实施21天的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每日监测体温。有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专业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

      五、 对可疑污染场所,包括可疑的人为污染场所,要进行喷洒、喷雾或熏蒸消毒处理。常见消毒剂有过氧乙酸、福尔马林、次氯酸等。紫外线照射可作空气消毒。

      六、 凡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医务工作者及疫区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进行操作。对所有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要进行严格彻底的终末消毒。

      七、 所有涉及活病毒的操作必须在BSL4级实验室中进行。

  • 出血热饮食原则

    出血热饮食保健

      根据出血热不同的病程采用不同的饮食类别。高热期:此期病人由于体温高,出汗多,代谢增强,对机体消耗较大,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等营养丰富而又易消化的全流饮食或半流饮食,如牛奶、豆浆、稀粥,莲米汤、天然果汁,藕粉、鸡蛋汤、面条等,可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以减轻胃肠负担,避免消化不良。应尽可能让病人多饮水及吃水果,以利于毒素的排出和维生素的摄入,以满足机体需要。在口味上宜低盐饮食,若进盐过多,会加重组织水肿和肾脏负担,有可能使病情恶化。少尿期:肾脏血管受损是出血热的病理基础,血管变化引起肾小管受压。肾间质血管高度扩张,变性和管腔阻塞,致使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滤过率降低,这是产生少尿的主要因素。此时患者一般都会食欲不振,容易恶心呕吐,故此时不宜强调进食,补充热量。

      1.清营汤

      犀角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丹参 竹叶心 银花 黄连 连翘

      主治:温热病,热邪入血引起的身热夜甚,心烦失眠,或有谵语,或口渴,或发斑疹,舌绛而干,脉细数等。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透疹。

      2.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黄 丹皮 赤芍

      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颜色紫黑,或蓄血发狂,便色黑等。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3.犀角大青汤

      犀角 大青叶 栀子 淡豆豉

      主治:热毒入血引起的高热神昏,斑疹颜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