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病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按生化和血清学反应分为马尔他布鲁菌(羊型)、流产布鲁菌(牛型)、猪布鲁菌(猪型),另外还有森林鼠型、绵羊附睾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强,次为猪型,牛型最弱。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羊盖体内。接触受染,也可通过消化、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或慢性化。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传染科
    疾病别称:波状热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治 愈 率:99%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神经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相关检查:布氏杆菌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并发症:神经炎,胆囊炎
    治疗药品:盐酸美他环素片,法罗培南钠片,头孢妥仑匹酯片
  •   一、 病因

      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

  • 布氏杆菌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急性期

      药物治疗:

      WHO推荐多西环素200mg/d和利福平600—900mg/d联用,疗程6周。亦有认为多西环素200mg/d周加氨基糖甙类链霉素1g/d肌注2周,效果亦佳。此外喹诺酮类,有很好的细胞内渗透作用,亦可应用。 复方磺胺甲恶唑能渗透到细胞内,对急性患者退热较快。常用剂量翁每日4—6片(每片含TMP 80mg,SMZ 400mg),分2次口服。连服4—6周。布氏杆菌脑膜炎患者可以应用头孢曲松与利福平联用。

      2、慢性期

      1)病原治疗 急性发作型、慢性发作型、慢性活动型、具有局部病灶或细菌培养阳性的慢性患者,均需病原治疗。方法同急性期。

      2)菌苗疗法 目前被布氏杆菌致敏的T淋巴细胞是引起机体损害的基础。少量多次注射布氏菌抗原使致敏T细胞少量多次释放细胞因子,可以避免激烈的组织损伤而又消耗致敏T细胞。

      临床上对静止型一般应用布氏杆菌菌体菌苗、溶菌素和水解素,布氏菌酚不溶性组分或去除部分内毒素的布氏菌菌苗,用于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反应较大。有神经、心肌、肝、肾损害忌用。

    布氏杆菌病辨证论治

      一、中医治疗

      急性期湿热毒邪外犯肌表,内侵脏腑,以邪实为主,治疗以清热化湿解毒为主;慢性期正虚邪恋,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佐以清除余邪。

      湿热内蕴型

      相当于急性期,菌毒血症及病灶损害轻浅阶段。

      症状:畏寒发热,午后热甚,身痛,脘痞,舌苔腻,脉濡数。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藿香10克,佩兰10克,蔻仁10克,滑石15克,菖蒲10克,黄芩12克,连翘15克,木通6克,茯苓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湿热伤营型

      此时菌毒血症及脏器病损均较严重。

      症状:烦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睾丸肿痛,舌苔黄,脉细数。治法: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方药:清营汤合三仁汤加减。丹参15克,生地15克,玄参10克,麦冬15克,黄连6克,连翘10克,郁金12克,杏仁10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芦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正虚邪恋型

      相当于慢性期,已无菌毒血症,以神经功能失调为主。

      症状:烦热失眠、乏力,腰腿疼痛,身体虚弱,或已有关节变形及活动受限,舌有瘀点,脉沉细。治法:益气养血化瘀,清除余邪。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党参12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丹参30克,茯神12克,桑寄生15克,秦艽15克,独活10克,黄柏10克,鸡内金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针灸疗法

      1毫针疗法:取穴:大椎GV14,足三里ST36,合谷LI4,风门BL12。邪在卫分加曲池LI11,内关PC6,太冲LR3;邪在气分加三阴交SP6,气海CV6,中脘CV12;肘关节疼痛加曲池LI11,手三里LI10,尺泽LU5;指关节疼痛加外关TE5,八邪EX?/FONT>VE9;髋关节疼痛加秩边BL54,环跳GB30;膝关节疼痛加膝眼EX朙E4,阳陵泉GB30等;并发睾丸炎,加三阴交SP6,行间LR2,侠溪GB43等。毫针刺,均用泻法,留针15分钟。

      2电针疗法:

      取穴:大椎GV14,足三里ST36,合谷LI4,风门BL12。用毫针刺入得气后,接通电针仪,行中强刺激,通电15-20分钟。每日1次。穴位注射疗法:取穴:足三里ST36,曲池LI11。用黄连素奴夫卡因注射液每穴注入3毫升,均双侧取穴。每日选用1穴,4个穴轮换,8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再进行第2疗程。

      单方验方

      穿山龙2毫升(含生药1克),每日肌肉注射1次,15次1疗程。 雄黄30克,研为细末,大蒜60瓣捣成泥状,作成60丸,每日3次,每次1丸,连服20天为1疗程。 预防:

      注意防治牲畜间的布鲁氏菌病,人群气雾免疫,提高人体免疫力。加强畜产品卫生监督,对从事牲畜、兽医、畜产品加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并采取M?/FONT>104冻干活菌苗皮肤划痕接种免疫。

  •   一、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加强病畜管理,发现患畜应隔离于专设牧场中。流产胎盖应加生石灰深埋。患病的人应及时隔离至症状消失,血、尿培养阳性。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应予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

      疫区的乳类、肉类及皮毛需严格消毒灭菌后才能外运。保护水源。

      3.保护易感人畜

      凡有可能感染本病的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多采用M-104冻活菌苗,划痕接种,免疫期1年。另外凡从事牲畜业的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牧区牲畜也应预防接种。

  • 布氏杆菌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

      患者大多于3~6个月内康复,仅10%~15%病例的病程超过6个月。

  • 布氏杆菌病饮食原则

      布氏杆菌病患者适宜吃什么?

      饮食宜选择清淡而易于消化的流汁或半流汁,以补充人体消耗的水分,如汤汁,饮料,稀粥之类;

      宜吃具有清热,生津,养阴作用的食品;

      宜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瓜果;

      宜吃以下食物:梨子,橘子,李子,柑,香蕉,椰子浆,甘蔗,西瓜,番茄,黄瓜,萝卜,冬瓜,金银花等等。

      布氏杆菌病不适宜吃什么?

      忌吃黏糯滋腻,难以消化的食品;

      忌吃高脂肪及油煎熏烤炒炸的食物。

      忌吃以下食物:糯米,牛肉,狗肉,羊肉,羊髓,鸡肉,鸡蛋,鲫鱼,鳗鱼,杨梅,胡椒,肉桂,炒米,薄荷等等。

      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时内不要饮用果汁,因为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中富含的果酸会加速抗生素溶解,降低药效。消。

      喝豆浆或是酸奶与服用抗生素的间隔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以上。

波状热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病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按生化和血清学反应分为马尔他布鲁菌(羊型)、流产布鲁菌(牛型)、猪布鲁菌(猪型),另外还有森林鼠型、绵羊附睾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强,次为猪型,牛型最弱。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羊盖体内。接触受染,也可通过消化、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或慢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