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种免疫调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其伴发精神障碍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自身抗体经免疫介导参与脑血管损伤,影响脑功能密切相关。可能的因素还有如下几点:
1.遗传 本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同卵双生中同病率为69%,远高于异卵双生的3%,分子遗传学发现HLA-D位点可能与本病有关。
2.感染 一般认为本病可能与C型病毒感染有关,患者血内有多种抗病毒抗体,也有人认为与链球菌或结核杆菌感染有关。
3.激素 本病多发于女性,且多在生育期,故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有关。当口服避孕药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4.环境 有40%的患者对日光过敏,寒冷、强电光照射、创伤或精神紧张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二)发病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调节障碍。一个具有遗传素质的人在上述一种或多种因素作用下使机体免疫稳定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免疫调节功能失调。本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甚多,引起精神障碍的机制尚不清楚,有以下一些学说:
1.免疫复合体说 在本病伴发精神障碍的病例中,发现脑内脉络丛有免疫球蛋白IgM沉积。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有作者在有否精神障碍的两组红斑狼疮病例进行了对照,发现脑脊液的抗体增高,伴有精神障碍组为20/27(74%),对照组仅为1/18(5.6%)。
2.脑血管病变说 从本病的病理解剖上发现有脑血管壁细胞浸润、肿胀、增生和坏死等,但实际上也存在着有病理改变而无精神症状者,而没有病理改变者却也可出现精神障碍,故仅此病理变化尚难加以解释。
3.淋巴细胞毒性说 有报道本病的血清淋巴毒阳性率79.8%。伴有精神障碍者为100%。William(1981)认为脑反应性淋巴细胞毒抗体对神经精神障碍起着重要作用,这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脑屏障,使淋巴细胞毒得以进入脑内伴发。
4.重症并发症促进作用说 本病常并发多个脏器病损,如尿毒症、肝炎、心血管病、贫血、败血症和高热等,这些并发症能使脑细胞受到继发性损害,特别在尿毒症引起的中毒性脑病时。
5.诱发因素 全身感染、抗痉挛药、抗疟药、氯奎、抗精神病药、磺胺类、保泰松、妊娠和日光照射等常为诱发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一般治疗
(一)治疗
1.病因治疗
(1)激素治疗:此为本病主要措施。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用于急性期,大多可治愈,慢性缓慢发病者,常为不可逆。因此本病一旦确立后,应尽早治疗,目前仍主张大剂量短期给药(激素冲击疗法),间隙或小剂量维持。
(2)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3)血浆交换:在其他治疗无效时可应用。
2.要防止诱发和加重精神障碍的各种因素,如服用抗结核药、磺胺、抗生素等。
3.精神药物的应用是本病的一个难点。针对不同的精神症状,可采用抗焦虑、抗抑郁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遇有意识障碍时则应禁用或慎用抗精神病药物。因为酚噻嗪类药物有诱发和引发本病的报道,且可降低痉挛阈,不宜使用。必要时可慎用小剂量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等。
4.辅助治疗 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E及活性维生素B1等。
5.心理治疗也是本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精神心理症状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通常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鼓励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消除不必要的疑虑。
(二)预后
精神障碍起病较急,多在2~3天出现。进行性病程,常反复急剧复发和缓解。一般持续1~3周。与躯体症状消长平行。有谵妄状态、并发神经症状、合并各脏器疾病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预后欠佳,病死率较高,一般为20%~40%。
本病的预防,在于去除各种诱发因素,如清除慢性感染病灶,避免使用可能诱发或加重本病的药物,避免日光暴晒和紫外线照射(特别在活动期),避免妊娠等。有效的预防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关键在于预防原发的躯体疾病,同时,病前加强良好性格的养成及患病后心理健康的维护,对精神障碍的产生及产生程度有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一般护理
精神障碍的处理,以对因和对症两方面进行。往往先对症后对因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调节用药。 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经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较好的性格、心理将有助于减轻患病后精神症状的产生。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饮食原则
1、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可多饮牛奶,吃鸡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多食用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应该多食用易消化脂肪低的食物,有利于病情的恢复。2、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食用具有感光敏感的食物:如无花果、紫云英、油菜、黄泥螺以及芹菜等,如食用后应避免阳光照射;磨菇、香菇等蕈类和某些食物染料及烟草也会有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潜在作用,也尽量不要食用或少食用。
(2)多食用低糖食物:应留意对饭量的操控,少食用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引发诱发糖尿病疾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3)忌吃.海鲜 俗称发物
(4)忌食羊肉 狗肉 鹿肉 桂圆 荔枝等性温热的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