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四边孔综合征

    四边孔综合征(quadrilateral space syndrome)即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在四边孔处受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主要表现是腋神经支配的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三角肌功能受限。可继发于肩部外伤或继发于上肢过度运动后。1980年,Cahill首先描述了四边孔综合征。1983年,Cahill等报道了18例四边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及良好的手术效果。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针灸科
    疾病别称:四边孔综合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肩部,周围神经系统
    多发人群:青壮年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3-6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肩痛,四边孔处的局限压痛,无力
    相关检查:尿常规,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血管造影
    并发症:
    治疗药品: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消炎镇痛膏,银杏叶提取物片
  •   一、发病原因

      由于当肩关节外展外旋时,组成四边孔的肌肉均受牵拉,从三个方向对四边产生挤压而致本症发生。

      二、发病机制

      四边孔是小圆肌、大圆肌、三头肌和肱骨外科颈内侧缘组成的解剖间隙。大小圆肌之间有一层筋膜组织,腋神经从后侧束发出后即斜向后行,贴四边孔上缘穿过该孔后沿三角肌深层继续向外、向前行走,支配肩臂外侧皮肤感觉的皮支穿出肌肉进入皮下。大圆肌起于肩胛骨下角的背面及冈下筋膜,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使肱骨内收内旋。小圆肌起于肩胛骨腋缘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下部,使肱骨内收和外旋。肱三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粗隆,与其他两头合并后止于尺骨鹰嘴。当肩关节外展外旋时,这3块肌肉均受到牵拉,从上方、下方及内侧对四边孔产生压迫。

  • 四边孔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包括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用类固醇药物局部封闭、体育疗法等。如保守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治疗。

      2.手术方法 选择平行肩胛冈的切口,至肩峰下沿肱骨后向下切口呈“一”字形,暴露大、小圆肌和三头肌长头。切开三角肌下缘的筋膜,并切断该肌在肩胛冈上的起点,充分暴露四边孔。于小圆肌起点处将其切断,切断孔内的斜行纤维束和筋膜组织,进入四边孔,然后认清神经血管束,小心保护并追踪解剖,注意切勿损伤伴行静脉,以免出血而使鉴别神经血管束困难。用手指通过四边孔,切断全部限制和阻挡手指的纤维束。如四边孔减压完全,在肩外展外旋位时仍可扪及旋肱后动脉搏动。

      二、预后

      预后尚可。

  •   无特殊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四边孔综合征一般护理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如香蕉、草莓、苹果等。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蜂胶等。以此增强个人抗病的体质。平时还要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术后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 四边孔综合征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四边孔综合症
四边孔综合征(quadrilateral space syndrome)即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在四边孔处受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主要表现是腋神经支配的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三角肌功能受限。可继发于肩部外伤或继发于上肢过度运动后。1980年,Cahill首先描述了四边孔综合征。1983年,Cahill等报道了18例四边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及良好的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