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妊娠合并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头痛是目前妊娠妇女最常见的神经科主诉之一,研究表明:70%患有偏头痛的妇女在孕期有戏剧性的缓解,尤其是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偏头痛。在妊娠期大约有15%的偏头痛是首次发作,且多发生于妊娠前3个月,此时激素水平已处于上升阶段。约60%患者有家族史,但无一致的遗传形式。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内科,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子宫
    多发人群:妊娠妇女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5%,分娩后头疼即可缓解
    治疗周期:3-6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2000元)
    疾病症状:感觉障碍,面色苍白,眼眶疼痛
    相关检查:颅脑CT,颅脑MRI,颅脑超声检查
    并发症:子痫
    治疗药品: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烟酸
  •   一、发病原因

      偏头痛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主要的病因学说有两种,但均不能圆满地进行解释,现将其简单介绍于下。

      1.血管源学说 脑血流量的研究表明在发作先兆期,某些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减少,符合颅内血管收缩,由于缺血引起视觉改变或感觉异常等症状;头痛发作时脑血流量显著增加,这是继发于血管收缩后,脑组织长时间缺血、缺氧,局部乳酸堆积致使血管扩张。

      2.经源学说 生化的研究表明:

      (1)中5-羟色胺水平的波动对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产生影响。

      (2)5-羟色胺与细胞外液中的缓激肽、组胺及血管弛缓缓激肽等神经肽类作用导致动脉无菌性炎症。二者联合作用引起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及偏头痛的发作。

      二、发病机制

      有关偏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各种诱因引起发病的机制,大体上可概括为血管源学说和神经源学说两大类。

      神经源学说认为,偏头痛的病变发源地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改变及血管舒缩障碍是一种继发现象,即偏头痛的血管性表现是继发于神经中枢的“释放”。偏头痛呈现的各种复杂症状是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的结果。可能是原发于下丘脑-间脑水平的脑部阈值障碍。偏头痛患者有遗传倾向,使发病的阈值降低;在各种环境因素及诱发因素影响下,可导致脑部阈值进一步下降,通过一系列改变最终形成偏头痛发作。

      颅脑血管主要由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能神经支配,这些神经元的细胞体分别位于脑干的蓝斑及缝际核。脑5-HT受体主要集中在缝际核,其中主要是5-HT1A受体,也有5-HT1D受体。给双氢麦角胺后,该药分布在缝际核内的浓度也最高,因此该处也是药物作用的重要部位。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过度疲劳或其他环境因素的改变,可导致脑干神经元兴奋,去甲肾上腺素、5-HT等递质释放活动增强。导致头颅血管舒缩改变,脑缺血及血管的“无菌性炎症”。在实验动物中,用电刺激缝际核附近的神经元也能造成偏头痛样头痛。

      和偏头痛发病关系密切的是5-HT1的受体,其亚型5-HT1D的作用很重要,它主要分布于大脑脉络丛血管,能调节脑血流。临床研究发现,抗偏头痛药物的效应主要和5-HT1D及5-HT1B受体有关。麦角胺是最强的5-HT1A受体激动剂,而舒马普坦主要是5-HT1D受体激动剂,后者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实验证明,硬脑膜小血管对各种刺激处于高敏状态是产生头痛的一个重要来源。脑膜血管周围分布有许多三叉神经发出的纤维(三叉-血管纤维),各种病理改变刺激三叉神经末梢的伤害感受器,异常信号通过三叉神经中枢支传递到脑干,丘脑及大脑皮质,产生疼痛感及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偏头痛并不影响妊娠和分娩过程。患者在妊娠头3个月内偏头痛可以加重,而在妊娠后6个月中常改善或发作停止,有60%~80%的妇女偏头痛可完全停止,在分娩后又有复发,这可能与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高有关。女性患者服用避孕剂时发作往往加重、加频。妊娠妇女偏头痛发作本身对胎儿影响不大,但其子女偏头痛发病率明显增高,三组病例的统计显示:父母均无偏头痛的265人中有76人(28.7%)患偏头痛;父母一方患偏头痛的1250人中有564人(45.1%)患同病;父母双方均患偏头痛的383人中有285人(74.7%)患同病。因此从优生学角度来看,患偏头痛患者选择婚配对象,应避免与患有同病或同病家族史者结婚。

  • 妊娠合并偏头痛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大多数偏头痛病人经安置在安静、避光处休息,应用简单的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 扑热息痛,0.3~0.6g,2~3次/d)即可取得疗效,尤其在症状发作早期服用,疗效更好。麦角胺(ergotamine)有直接收缩血管作用,使脑动脉血管的过度扩张及搏动恢复正常,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药物,如在前驱期服用2mg,即可防止头痛发生。虽麦角胺不像麦角新碱,对妊娠子宫无不良影响,但其副作用较大,尤其可能引起胎儿发育缺陷,孕妇禁用。如症状严重,上述治疗措施疗效不显著时,可应用镇静剂地西泮10mg或氯丙嗪25~50mg肌注;或止痛剂可待因(codein)口服,30mg,2~3次/天或肌注哌替啶(度冷丁)50mg加异丙嗪25~50mg。如有呕吐可肌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10mg以止吐。

      2.偏头痛持续状态 可给予口服泼尼松(强的松)10mg,3次/天;或ACTH 50U置于5%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对反复发作孕妇可服普萘洛尔(心得安propranolol)40mg,3次/d,为减少其恶心、头晕等副作用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15mg,3次/d,逐渐加量,尤其严重病人在妊娠期间需持续服用。但是该药同时亦阻断胎儿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引起胎儿心动过缓,心排出量降低,降低其对缺氧、窒息的应激反应,最好在妊娠晚期慎用。硝苯地平(心痛定)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保护脑细胞,常用量10mg,3次/d,副作用少。苯噻啶为5-羟色胺拮抗剂,有抗组胺、抗胆碱能及缓激肽的作用,常用量0.5mg,日服1次,逐渐增至3次,副作用为嗜睡、疲劳感及食欲增加。阿米替林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偏头痛伴有紧张性头痛的患者效果好,常用量25mg,3次/d,或睡前75mg口服。

      二、预后

      1.约70%的患者妊娠后症状明显改善(Welch,1994),少数甚至不再发作头痛,但也有症状加重者。原月经期头痛严重发作者,多数可获改善(Aube,1999;Fettes,1997);长期大量吸烟者则恰好相反。

      2.妊娠期并发症如流产、死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胎儿畸形等的发生率并无增加。

  •   一、预防

      1.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但病情稳定时,注意适当锻炼。

      2.增加抗病能力,避免受凉,注意积极预防感冒。

      3.注意怀孕期间定期检查彩超,注意保持生活规律。

      4.饮食防治:饮食以清淡为主,宜多吃水果、蔬菜及优质高蛋白食物,禁辛辣、肥甘厚味以及霉制品、腌制食品,忌酒。

  • 妊娠合并偏头痛一般护理

      一、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 妊娠合并偏头痛饮食原则

      1、妊娠合并偏头痛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多吃含淀粉质的食物,像米饭、马铃薯、饼干或面包。

      2)不会引发疼痛的食物事实上也不会导致头痛或其他令人痛苦的情况。这些食物包括:糙米、煮过的水果或水果干:樱桃、杨梅、梨、梅子(但柑橘类水果、苹果、香蕉、桃子或番茄例外)煮过的绿色、黄色和橙色蔬菜:朝鲜蓟、芦笋、青花菜、甜菜、绿色叶菜类、生菜类、菠菜、豆荚、节瓜、树薯粉以及芋头。

      2、妊娠合并偏头痛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常见引起偏头痛的食物,依重要性排列:

      乳制品(包括脱脂或全脂牛奶、羊奶、乳酪、优酪乳等等)、巧克力、鸡蛋、柑橘类水果、肉类(包括牛肉、猪肉、鸡肉、火鸡肉、鱼肉等等)、小麦(精制的面包、面食)、核果类和花生、番茄、洋葱、玉米、苹果、香蕉。

      某些饮料和添加物也是最糟糕的问题食物之一,包括含酒精的饮料(特别是红葡萄酒)、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茶和可乐)、谷氨酸钠、代糖和亚硝酸盐。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头痛是目前妊娠妇女最常见的神经科主诉之一,研究表明:70%患有偏头痛的妇女在孕期有戏剧性的缓解,尤其是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偏头痛。在妊娠期大约有15%的偏头痛是首次发作,且多发生于妊娠前3个月,此时激素水平已处于上升阶段。约60%患者有家族史,但无一致的遗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