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1、病原
为柏内特柯克氏体(coxiella burnetii),或称伯内特立克次氏体(ricketsia burnctii),属于柯克氏体属(coxiella)。这种病原体在感染的细胞浆内呈大集团(直径20~30μm)存在,其个体形态为短杆状或呈两极染色的细小双球状,有些颗粒象中等大小的细菌,也有的可小到0.3×0.15μm,可通过平均孔径为0.4μm的滤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但当用含酒精的碘液作媒染剂时,则为革兰氏阳性。用马夏维洛染色法或布鲁氏菌鉴别染色法,呈淡红色或淡红紫色。用荧光抗体染色能获得更为理想的结果。
伯纳特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立克次体相同,但有如下特点:
1)具有滤过性;
2)多在宿主细胞空泡内繁殖;
3)不含有与变形杆菌X株起交叉反应的X凝集原;
4)对实验室动物一般不显急性中毒反应;
5)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在干燥沙土中4~6℃可存活7~9个月,-56℃能活数年,加热60~70℃30~60分钟才能灭活。
2、传播途径
绵羊,牛和山羊是人类的主要传染源。
伯纳特立克次体存在于粪,尿,奶和组织中(特别是胎盘),因此很易形成传染性气溶胶。传播途径为吸入感染性气溶胶,饮用污染生奶也可引起发病。
伯纳特立克次体通过动物-蜱循环在自然界维持。各种节肢动物,啮齿动物,其他动物和鸟类可被感染并可传染给人。
3、发病机制
伯纳特立克次体由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先在局部网状内皮细胞内繁殖,然后入血形成立克次体血症,播及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小血管、肺肝等组织脏器病变。血管病变主要有内皮细胞肿胀,可有血栓形成。肺部病变与病毒或支原体肺炎相似。小支气管肺泡中有纤维蛋白、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组成的渗出液,严重者类似大叶性肺炎。国外近有Q热立克次体引起炎症性假性肺肿瘤的报道。肝脏有广泛的肉芽肿样浸润。心脏可发生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并能侵犯瓣膜形成赘生物,甚或导致主A窦破裂、瓣膜穿孔。其它脾、肾、睾丸亦可发生病变。
Q热一般治疗
一、Q热西医治疗方法
A亦可服强力霉素200mg,每日1次,疗程10天。对Q热心内膜炎者,可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每日4片,分二次,连用4周,也有疗程需达4个月者。
B四环素族及氯霉素对本病有特效。每日2~3克分次服用。服药48小时内退热后减半,继服一周,以免复发。复发病例再服药仍有效。
C四环素和林可霉素联合治疗。也可以Ⅰ相抗体是否下降来决定药物疗程。有心脏瓣膜病变者,可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二、预后
急性Q热大多预后较好,未经治疗,约有1%的死亡率。慢性Q热,未经治疗,常因心内膜炎死亡,病死率可达30~65%。
1.预防:
1)管理传染源:患者应隔离,痰及大小便应消毒处理。注意家畜、家禽的管理,使孕畜与健畜隔离,并对家畜分娩期的排泄物、胎盘及其污染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1)屠宰场、肉类加工厂、皮毛制革厂等场所,与牲畜有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必须按防护条例进行工作。
(2)灭鼠灭蜱。
(3)对疑有传染的牛羊奶必须煮沸10分钟方可饮用。
3)自动免疫:对接触家畜机会较多的工作人员可予疫苗接种,以防感染。牲畜也可接种,以减少发病率。死疫苗局部反应大;弱毒活疫苗用于皮上划痕或糖丸口服,无不良反应,效果较好。
2.预后 急性Q热大多预后较好,未经治疗,约有1%的死亡率。慢性Q热,未经治疗,常因心内膜炎死亡,病死率可达30~65%。
3.其他注意事项:
常见的并发症有:关节痛;偶可并发胸膜炎,胸腔积液;心包炎、心肌炎、心肺梗塞、脑膜脑炎、脊髓炎、间质肾炎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Q热一般护理
1、皮肤的护理,患者因长期卧床,高温,身体虚弱、消瘦,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皮肤脱皮要防感染,及时清扫床单上的皮屑,用温水清洁皮肤,修剪指甲,告诉患者不要用力抓搔皮肤。定时协助翻身,骨隆突处扑爽身粉,出汗后及时换棉质内衣裤,用时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便后清洗肛周。
2、饮食护理,鼓励进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尽量满足患者口味,少食多餐。以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发热期予清淡食物;恢复期注意营养补充;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尿量增加,这样有利于细菌菌霉素的排泄,同时也有协助退热,还能补充因发热而消耗的水分。
Q热饮食原则
一、患者适宜吃什么?
发热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好,如粥类、米粉、藕粉、果汁、绿豆汤等,且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恢复期间退热后可进食润肺生津食物和肉类,如牛奶、蛋、鱼汤、瘦肉汤、丝瓜、荸荠、银耳、沙参、玉竹、山药、扁豆、蜂蜜等。
二、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禁食温热食物及油腻肥厚辛辣之品,以免助热生痰。此外,过甜过咸之食物,助湿生痰,酸味收敛,使痰不易出,均不宜。
三、食疗方:
方1
【组成】生姜5 克、白米适量。
【用法】煮粥食用。
【主治】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
方2
【组成】生姜5 克、连须葱白2 根、糯米适量。
【用法】将生姜捣烂,连须葱白切碎,与糯米一起煮粥,熟时加入米醋,趁热服之。
【主治】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证见发热无汗,呛咳气急,不渴,痰白而稀,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不红,指绞青,多在风关,脉象沉紧。
方3
【组成】吊扬尘60 克、葱白7 根、生姜7 片、甜酒曲2 粒。
【用法】将上药研捣和匀,加热酒调敷胸部膻中、鸠尾穴处。
【主治】小儿肺炎高热喘促。
方4
【组成】葱白6 克、艾叶6 克。
【用法】共捣烂敷脐。
【主治】小儿肺炎发热。退热作用较好。
方5
【组成】大蒜。
【用法】捣泥贴足心。
【主治】小儿急性喉炎之呼吸困难。
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