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Huntington病是影响纹状体和大脑皮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呈完全外显率,受累个体后代50%发病。HD为4号染色体短臂4p16.3的Huntingtin基因突变所致,基因产物为CAG三核苷酸重复扩增产生Huntingtin蛋白,正常人为11~34个CAG重复序列,HD为40个以上。只要了遗传致病基因,或早或晚会出现症状,纯合子与杂合子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临床亦偶见散发病例。根据发病年龄,HD可分为青年型(20岁前发病)及成年型。
本病遗传特点包括早发现象(anticipation),后代中有连续发病提前倾向;父系遗传(pateRNAl descent)早发倾向更明显,这两种现象都与导致HD突变的不稳定性有关。散发病例(即无阳性家族史)的HD约占整个HD患者的1%。
Huntington报告的病例均为移居美国的英国人后裔,约1000多例HD病人祖先可追溯到1630年自英国移民来的6个人,其中一个家系可上溯300年,共12代,每代都有HD病人。美国的许多患者都是英国移民到美国长岛的两兄弟的后代。Negretee(1958)在委内瑞拉San Luis小渔村居民中发现很多HD病人,所有病人都来自150年前患HD的一个妇女的后代。突变基因的亲源性影响发病年龄,幼年型HD多见于父系遗传,年长发病多为母系遗传。另发现4对单卵双胎几乎同龄发病。本病每代平均患病率为50%,男女同样受累,有些家族全部成员皆罹本病。家族一旦发病,就要逐代无间断地相传。
二、发病机制
虽然基因突变点已经明确,但亨廷顿病发病机制还是不明确,有关发病机制的主要理论是脂质过氧化导致能量代谢的异常,后者进一步引起细胞的兴奋毒性和凋亡。亨廷素和泛素一起出现在患者纹状体和皮质的神经细胞核内包涵体中,以及营养不良的轴突内,但亨廷素和这些发病因素存在什么关系,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导致神经细胞凋亡,还不明确。其可能的途径是:
1.通过亨廷素的细胞毒性导致不同部位的神经细胞变性。
2.亨廷素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结合导致能量代谢异常,出现尾状核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Ⅱ/Ⅲ活性降低,后者进一步导致选择性神经细胞凋亡。
3.亨廷素相关蛋白结合到亨廷素的多谷酰胺链,也影响到其功能,进一步改变了细胞功能,包括基因翻译的调控、蛋白的相互反应、细胞内和核内蛋白运输以及突触小泡的运输。
病理改变主要是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细胞丢失,大脑皮质萎缩,脑后部区中等大小含γ-氨基丁酸(GABA)及脑啡肽并投射到苍白球外侧部的多棘神经元最早受累,尾状核及壳核受累严重,大量神经元变性丢失,小神经节细胞严重破坏,大神经节细胞轻度受侵,伴胶质细胞增生,脑室普遍扩大。
HD病人基底核中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生物合成酶谷氨酸脱羧酶(GAD)、Ach及生物合成酶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均降低,DA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导致肌张力降低、动作增多。基底核中神经肽如P物质、蛋氨酸、脑啡肽、强啡肽等减少,促生长激素抑制素和神经肽Y增加。PET显示解剖学正常的尾状核葡萄糖利用率降低。
有学者认为,在病理生理的发病机制中,是由于基底核-丘脑-皮质环路的损害。有两个投射系统连接基底神经节的传入和传出结构:
①纹状体和苍白球内节及黑质网状部之间的单突触“直接”通路,此通路为抑制性的,以GABA和P物质作为神经递质;
②通过苍白球外节和丘脑底核的“间接通路”,在这条通路中,纹状体与苍白球外节之间和苍白球外节与底丘脑核之间的投射都是抑制性的和GABA能的,而丘脑底核-苍白球内节通路则是谷氨酸能的。激活直接通路可抑制输出核的活动,从而使丘脑皮质投射神经元脱抑制。反之,激活间接通路对苍白球内节和黑质网状部具有净兴奋效应,从而对丘脑皮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在Huntington舞蹈病早期,纹状体到苍白球外节(LGP)投射系统选择性地退行性变。造成纹状体神经元到苍白球外节的神经元选择性地减少,导致LGP神经元对STN抑制活动增强,结果使STN释放冲动减少,也即对基底神经节(MGP,黑质的SNr和SNc)兴奋性冲动释放减弱,并继而引起丘脑腹外侧核(VL)对皮质反馈性抑制加强。这就可造成偏身舞蹈或偏身投掷(hemiballismus)。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一般治疗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西医治疗
一、西医治疗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改变亨廷顿病的自然病程,但可以采取措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舞蹈样动作。治疗集中在对心理与神经征候两方面的症状治疗,同时进行必要的支持治疗。要让患者及可能得病者树立信心,相互帮助,建成富有乐观主义的家庭。
亨廷顿病患者脑内γ-氨酪酸(GABA)减少,胆碱能活动受抑制,而多巴胺活动过度,可选用对抗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受体抑制剂。
1.对抗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受体抑制剂 丁酰苯类药物中的氟哌啶醇和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奋乃静等是主要治疗药物,可以阻滞多巴胺受体。苯酰胺类药物如硫必利(泰必利)有抗多巴胺能的作用,3次/d,100mg/次。
2.提高胆碱的含量 毒扁豆硷抑制中枢胆碱酯酶的活性,阻止胆碱的降解,可改善舞蹈样运动。
3.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γ-氨酪酸(GABA)含量 异烟肼是γ-氨基丁酸转移酶的抑制剂,可能使中枢的γ-氨酪酸(GABA)含量升高,使有些患者有轻到中度的进步。一般剂量为10~20mg/kg,每一疗程用药时间4个月~1年;同时应用维生素B6效果更好。
4.痴呆症状治疗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药物。但精神症状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改善。可用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暴躁和愤怒暴发时可用氟哌啶醇和碳酸锂联合治疗。
5.神经细胞移植或胚胎纹状体组织的移植 尚处于探索之中,是否有效还不能确定。
6.其他治疗 可配合应用神经系统促代谢药物、维生素类和能量合剂等。抗自由基治疗、抗氧化和抗细胞兴奋毒性治疗可能也具有一定的疗效。此外加强肢体功能训练和进行心理治疗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辨证论治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中医治疗
1、辨证分型论治
1)风热(火)入络,经脉拘纵:
治则:清热泻火,熄风宁神。
方药:三黄石膏汤合导赤散加减。方中以黄芩、黄连、黄柏、山栀、生石膏泻火泄热;生地、木通、生甘草、淡竹叶以导心火下泄;豆鼓和胃除烦。若风动明显者加蝉衣、钩藤、全蝎、木瓜以熄风舒筋。若吞咽困难、流涎者,先投以大七气汤,药用青皮、陈皮,三棱、莪术、桔梗、香附、半夏、甘草、益智仁以开郁散结、理气和胃。若舌强难言,可先投以解语丹,药用石菖蒲、白附子、天麻、远志、全蝎、羌活、南星木香、甘草以醒脑开窍,熄风定惊。 2)精血两虚,经脉失养:
治则:大补精血,佐以定风。
方药:大定风珠合补肝汤加减。大定风珠以龟板、鳖甲、阿胶、鸡子黄、麦冬大补精血;芍药、甘草、五味子酸甘化阴,且能缓其急迫;牡蛎熄风潜阳,麻仁滋脾润燥。补肝汤以当归、川芎、地黄、白芍等四物汤为主药,以补血养血活血,佐以木瓜酸收舒筋止挛急;枣仁、麦冬、甘草养心安神。若风动明显者,亦可加蝉衣、钩藤、全蝎。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预防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有效预防措施,通常在起病后10-20年死亡。
遗传病的预防主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环境保护、遗传携带者的检出、遗传咨询、婚姻指导及选择性流产以及症状出现前的预防。新生儿筛查(neonatal screening)是出生后预防和治疗某些遗传病的有效方法。一般采取脐血或足跟血的纸片进行。选择的病种应考虑下列条件:
①发病率较高;
②有致死、致残、致愚的严重后果;
③有较准确而实用的筛查方法;
④筛出的疾病有办法防治;
⑤符合经济效益对遗传病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婚姻指导及生育指导,必要时选择结扎手术或终止妊娠,可防止患儿出生,减少群体中相应的致病基因。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一般护理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饮食原则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饮食保健
1、食疗法:清热利湿吃木瓜
制作方法:木瓜1个,蒸熟去皮;薏米100克、大米50克在高压锅中煮熟,闷烂成稠粥,可作为1天的食用量,根据口味既可当主食,也可加点糖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
发病急,关节肿热的患者。这类患者体内往往多湿热邪气,食疗要针对清热利湿做文章,不要认为患者病重,需要大鱼大肉来补养,往往适得其反。木瓜、薏苡均有祛风湿、清湿热、通经络、舒筋骨,止痹痛的作用,同时这些药物都是属于食物,口感很好,易于消化。
2、患者适宜吃的食物:羊肉 缓解期,体质差,关节肿热不明显的患者。很多病人患病时间较久,体质虚弱,消瘦明显,面色发黄,精神差,没力气。这类患者要注意在祛风湿的同时加强补养体质,选择一些具有祛风湿和补养的食物来调养,比如羊肉、蛇这一类食物。
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