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根据病史和各项实验室检查可对脊髓周围神经疾病各种病因进行鉴别。
1.臂丛神经病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伤:车祸和机械绞伤时上肢受暴力牵拉、撞击是外伤性臂丛神经病最常见的原因。
(2)胸廓出口综合征。
(3)物理损伤:如电击伤和放射性损伤。
(4)急性臂丛神经炎:也称神经痛性肌萎缩。常在流感后或使用青霉素等药物后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5)遗传因素:如家族性复发性臂丛神经病或遗传家族性臂丛神经病,部分患者神经活检可见髓鞘肥厚,呈腊肠样改变,类似于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6)肿瘤:最常见为臂丛神经鞘瘤,其次为臂丛神经纤维瘤。
(7)围生期臂丛神经病:分娩过程中,胎儿肩部娩出困难时,用力牵拉胎儿头部,易造成臂丛神经损伤,多发生在大于4000g的巨大婴儿。但有相当一部分体重小于4000g,且无肩部娩出困难的新生儿也可发生臂丛神经损伤,表明可能存在产伤以外的其他原因。
(8)慢性臂丛神经病:是指一组原因未明的缓慢进展性特发性臂丛神经病。
2.肋间神经痛的病因主要与邻近组织和器官的病变累及肋间神经有关,
常见的原因有胸膜炎、肺炎、主动脉瘤;胸椎和肋骨的外伤、肿瘤、畸形;胸髓的空洞、炎症和肿瘤等。水痘或带状疱疹感染和感染后肋间神经痛常见于老年人、HIV患者、恶性肿瘤和化疗患者。
3.腰骶丛神经病的病因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糖尿病性近端肌萎缩:被认为是双侧腰骶神经丛受累所致,免疫机制在神经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2)外伤与出血性疾病:外伤造成的骨盆骨折、腰大肌或盆腔内血肿、髋关节脱臼、骨折等均可造成腰骶神经丛损伤。血液病或应用抗凝治疗的患者可并发腰大肌或髂腰肌血肿,直接侵犯腰骶神经丛。
(3)医源性:腹腔和盆腔内手术如子宫切除、肾脏移植、前列腺和膀胱手术等由于使用自限性牵张器,其锋利的叶片容易压迫腰骶丛神经,造成损伤。肾移植时由于供体肾动脉与受体的下腔动脉吻合,易造成动脉盗血现象,引起腰骶丛神经缺血。髋关节成形术时黏合剂被挤出骨盆外可压迫神经丛。
(4)主动脉和盆腔动脉畸形: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盆腔内血肿压迫腰骶神经丛。
(5)生产过程:初产妇或巨大胎儿的产妇由于产程过长,长时间的截石位使髋关节过度外展容易引起腰骶丛损伤。
(6)肿瘤:肿瘤腰骶神经丛病比较常见,而且诊断比较困难,CT、MRI和腰穿往往无异常发现。前列腺、直肠、膀胱和肾脏肿瘤可通过局部扩散侵犯腰骶神经丛及其周围的淋巴结。子宫后壁巨大纤维瘤以及子宫内膜异位可直接压迫腰骶丛。此外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动脉瘤也可累及神经丛。
(7)感染:腰大肌结核性脓肿、腰椎骨髓炎、阑尾炎时,炎症可透过髂肌筋膜侵犯腰骶神经丛。有时水痘或带状疱疹感染也可引起腰骶神经痛和相应皮节的疱疹。系统性血管炎可累及腰骶丛造成血管炎周围神经病。
(8)放射性:盆腔肿瘤放射可造成放射性腰骶丛神经病。
(9)特发性:与上肢的急性臂丛神经炎对应,下肢可有特发性腰骶丛神经炎,两者的病理机制可能均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4.坐骨神经痛 根据病变部位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
(1)根性多见,主要是椎管内和脊椎病变,腰椎间盘脱出最常见,其他如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骶硬脊膜神经根炎、脊柱结核、椎管狭窄,血管畸形、腰骶段椎管内肿瘤或蛛网膜炎等。
(2)干性多为腰骶丛和神经干邻近病变,如骶髂关节炎、结核或半脱位,以及腰大肌脓肿、盆腔肿瘤、子宫附件炎、妊娠子宫压迫、臀肌注射不当、臀部外伤和感染等。
二、发病机制
病变周围神经分布区内下运动神经元、初级感觉神经元、周围自主神经元的轴突和(或)施万细胞及髓鞘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导致出现相关临床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与体征。
例如,感染后肋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潜伏于后根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再次激活有关。病理检查可见后根神经髓鞘和轴突肿胀、崩解,继之有巨噬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后根进入脊髓的部位可见节段性单侧后角灰质炎。感染数月和数年后,可见后根节硬化,这可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的病理基础。近年应用电镜和免疫荧光抗体研究发现施万细胞、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细胞内均存在病毒。
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一般治疗
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西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急性臂丛神经炎患者可口服泼尼松40mg,
1次/d,并辅以理疗。疼痛严重者可用卡马西平、曲马朵及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或去甲替林。臂丛神经肿瘤原则上均应手术切除,最好同时行神经移植。围生期的臂丛神经损伤可自愈,但若3个月内肱二头肌肌力不开始恢复,应考虑手术松解,并行神经移植和功能重建。临床研究显示神经移植后约半数患者功能恢复接近正常,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
2.肋间神经痛的治疗应首先消除病因,
对剧烈疼痛的患者可给止痛药如非激素类解热镇痛药、吗啡制剂等,也可用神经阻滞疗法。带状疱疹感染时可用利多卡因或辣椒素涂抹局部皮肤,早期应用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可减轻病毒对神经的破坏,加速皮肤损害的愈合和减轻疹后神经痛,用药方法为1000mg/d,分5次口服,也可用15mg/(kg·d),分3次静脉点滴。免疫功能缺陷并发的带状疱疹不主张口服阿昔洛韦。尽管泼尼松有导致病毒扩散的危险,但多数学者认为应用泼尼松可减轻急性期疼痛和感染后神经痛。
3.腰骶神经丛病
根据病因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疼痛严重时可使用卡马西平或其他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异丁芬酸(异丁苯乙酸)、萘普生等。
肌肉痉挛可用地西泮(安定)5~10mg口服,3次/d;或环苯扎林(盐酸环苯扎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坐骨神经痛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7~l0天;一般可口服泼尼松10mg,3~4次/d,10~14天为1个疗程。也可用1%~2%普鲁卡因或加泼尼松龙各1ml椎旁封闭。
腰椎间盘脱出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症状稳定。股外侧皮神经炎可应用局部封闭。方法为于髂前上棘下10cm处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或氢化可的松。还可配合针灸和理疗,保守疗法多可缓解。疗效不佳时可用骨盆牵引或泼尼松龙硬脊膜外注射,个别无效或慢性复发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同时应加强神经营养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
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预防
主要是预防各种原发病对周围神经的损伤在治疗中,应尽早选用神经营养代谢药,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E、胞磷胆碱、ATP、辅酶A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或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
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一般护理
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饮食原则
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饮食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