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克-雅氏病性痴呆

    克-雅氏病性痴呆是属朊病毒(蛋白)疾病,是由朊蛋白传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潜伏期长,病程短,多在1~2年内死亡。痴呆为持续进展性。至20世纪50年代Sigurdsson(1954)研究羊瘙痒症海绵状脑病提出慢病毒感染。朊蛋白基因(PRNP)位于第20号染色体短臂。朊蛋白在体内分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正常细胞异构体(PrPc)由内质网合成、半衰期短3~6h迅速降解,此蛋白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β折叠甚少。无致病作用。另一种致病瘙痒症异构体(PrPsc),蛋白结构α螺旋甚少,主要由β折叠组成,翻译加工过程缓慢不易降解并在细胞膜特别是突触膜沉积而致病。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疾病别称: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性痴呆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
    多发人群:发病年龄多在40~65岁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治 愈 率:30%
    治疗周期:3-6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神经衰弱综合征,记忆力障碍,四肢无力
    相关检查:脑电图,颅脑CT,颅脑MRI
    并发症:
    治疗药品:奥拉西坦胶囊,长春胺缓释胶囊,法罗培南钠片
  •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由慢病毒中朊病毒感染所致疾病。是由朊蛋白传递所致的疾病。为一种直径10~20nm,长100 nm的被称为瘙痒病特异蛋白颗粒的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变性、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减少、星形细胞增生和海绵状改变等。本病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清楚,约有10%病人为家族传播,还有少数为医源性传播,如角膜移植或接受生物制品治疗而发病。

      (二)发病机制

      因瘙痒病特异蛋白为非常规因子,不具有免疫原性,进入机体后不能刺激机体进行细胞的体液免疫反应,因而一旦感染便不能清除病原,使大脑皮质出现病理性海绵状改变,神经细胞减少、变性和星形细胞增生改变等。经典型早期一般仅见轻度脑萎缩。镜下显示大脑皮质灰质可见大小不等、圆形和卵圆形空泡呈海绵状改变,神经细胞变性减少和脱失伴随星形细胞增生,无炎性细胞浸润。PrP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刚果红染色偶见淀粉样斑。电镜所见膜状空泡变性和羊瘙痒症相关纤维(SAF)。

      晚期则见明显脑池变宽、脑回扁平严重脑萎缩,无炎性渗出和局灶性脑病变。病理性海绵状改变主要见于大脑皮质,其分布以颞、额、枕叶为最著,顶叶和中央回则最轻,基底节壳核、尾状核和丘脑病变明显,而苍白球大细胞较轻,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亦可见海绵状改变、神经细胞减少变性和星形细胞增生。脊髓前角亦可受累但较轻。病程短者海绵状改变重,病程长者神经细胞变性和星形细胞增生明显。

      新变异型与经典型海绵状改变、神经细胞变性和星型细胞增生、PrP反应阳性等基本一致,但病变程度和分布不同,例如丘脑和小脑病变明显,刚果红染色淀粉样变较经典型多见。

  • 克-雅氏病性痴呆一般治疗

      (一)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需给予良好的护理和有效的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对抽搐、肌阵挛和兴奋躁动仍应给予积极治疗为宜。据文献报道,金刚烷胺200mg/d,3次/d,口服,对本病有效,但也有无效者。

      (二)预后

      本病85%为散发,预后不良,多数发病后3~12个月死亡。绝大多数在2年内死亡。

  •   实验证明病人脑组织接种传递发病率高,潜伏期长,但其传染途径未明。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1.对医源性传染如角膜移植、骨髓移植、生物制剂、生长激素等严加监控,杜绝传染。

      2.虽然对于病人一般接触未见到传染致病的报道,但对有创伤检查如取血、腰穿取脑脊液、头皮穿刺、脑组织活检等,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杜绝传染。

      (1)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如注射器、针头,用后处理严加管理,以焚烧为宜。

      (2)对不能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可设专用于CJD脑活检器械,不用于一般病人手术,采取特殊消毒措施,132℃高压消毒60min以上或5%漂白粉液或2mol/L氢氧化钠浸泡60min。

      (3)病人的活检或尸检脑组织严加管理,对其污染物的处理一定要焚烧。

  • 克-雅氏病性痴呆饮食原则

      1、克-雅氏病性痴呆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戒烟、戒酒。神经细胞活动和记忆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卵磷脂、胆碱、维生素、钾、钠、磷及微量元素,所以应注意营养要素的补充。牛奶、鸡蛋、鱼、肉、动物肝脏等优质蛋白食品对大脑机能有强化作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可补充维生素B、C、E,防止营养不足引起的智能障碍。

      2、 克-雅氏病性痴呆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忌过多的食糖。忌营养摄入不足或维生素缺乏,忌饮酒吸烟:应戒烟戒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性痴呆
克-雅氏病性痴呆是属朊病毒(蛋白)疾病,是由朊蛋白传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潜伏期长,病程短,多在1~2年内死亡。痴呆为持续进展性。至20世纪50年代Sigurdsson(1954)研究羊瘙痒症海绵状脑病提出慢病毒感染。朊蛋白基因(PRNP)位于第20号染色体短臂。朊蛋白在体内分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正常细胞异构体(PrPc)由内质网合成、半衰期短3~6h迅速降解,此蛋白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β折叠甚少。无致病作用。另一种致病瘙痒症异构体(PrPsc),蛋白结构α螺旋甚少,主要由β折叠组成,翻译加工过程缓慢不易降解并在细胞膜特别是突触膜沉积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