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WPW综合征患者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少数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如三尖瓣下移,肥厚性心肌病,部分有家族性倾向。
二、发病机制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房室传导异常,表现为心房冲动通过房室旁道部分或全部提前到达心室,并易伴发快速心律失常。
发生预激的解剖学基础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鶒,还存鶒在一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联结心房与心室之间者,称为房室旁道,一般认为,房室旁道是发育障碍而残存的房室连接,在人心脏的胚胎发育中,房室间火罐网的肌性连接逐渐被房室间的纤维环所分隔或退化,心房,心室完全发育成熟以后,希氏束是房室间健康搜索的惟一肌性通道火罐网,心房健康搜索的激动由此下传到心室,若房室纤维环的发育不良或房室间的肌性连接退化不全,即可能造成房室间的异常通道,房室旁道主要分布于除左右纤维三角之外的房室环区域,除部分房室旁道位于正常房室交界区而邻近AVN-HPS外,大多数位于房室环的左,右游离壁区域火罐网。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预激综合征无心动过速发生者,无须特殊治疗。有心动过速但无症状的中青年患者,一般无须治疗。若由期前收缩所致的心悸,可应用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不需长期维持用药。有心动过速及严重症状的中青年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心动过速发作(应用药物,临时心脏起搏,直流电复律),并按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有其特点。老年人多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脏储备功能较差,心动过速的耐受性差,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明显。老年病人可存在窦房结退行性病变,多种药物对正常窦房结的功能无不利影响,但对有病变的窦房结或有功能减退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中,我们发现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药物治疗老年并发心动过速,当心动过速终止后,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另外,老年病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差,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较弱,易出现药物积累所致的副作用。因此,老年人用药治疗时应:①在心电监护下进行药物治疗。②剂量宜小。③静脉用药时注射速度要慢。
1.药物治疗
(1)普罗帕酮:
对QRS波正常的室上速,或旁道所致的快速性房颤均有良好的效果,静注后可立即起作用,口服后2~3h达作用高峰。静脉应用剂量为70~140mg,缓慢推注。
(2)胺碘酮:
是控制和预防室上速的最有效药物,可使旁道所致快速性房颤的心室率减慢。应用后旁道的前向或逆行传导不应期均可明显延长。静注100~150mg/次,但在国内各地均极少应用。口服预防为200mg/d,部分患者可能需较大剂量,或先从较大剂量开始(200mg, 3次/d,服7~10天),减少到200mg,2次/d,最后以100~200mg,1次/d维持。
(3)利多卡因:
适用于旁道所致的快速房颤。静注100mg,继以静滴1~3mg/min。
(4)维拉帕米:
对前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很有效,但用于逆行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则可能有害,心室率反而加快。房颤时应用本药可有同样的结果,后两种结果均应列为禁忌。
(5)普萘洛尔:
有人认为,普萘洛尔是本征伴正常QRS波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效果明显优于洋地黄类。控制发作时多采用静脉注射,欧美国家常用,但在我国一般并不将其列为首选,静注更应慎重。
(6)洋地黄类:
洋地黄类可抑制房室交界区的传导,但对旁道速度可能具促进作用,故只能用于前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QRS波正常的心动过速,如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并伴心功能不全者尤其适用。控制发作可用毛花苷C(西地兰)0.4mg,缓慢静注;地高辛0.25mg,1次/d,可用于预防心动过速发作。
2.体外直流电复律
适应证:①药物治疗无效的快速性心律失常;②室上速伴极其快速心率,特别是房颤或房扑伴QRS波增宽的快速心率;③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如低血压或休克、急性左心衰竭、严重心绞痛等;④心室颤动。
3.外科手术或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适?χぃ孩傩亩
俜⒆髌捣薄⒁┪镂茨芗右钥刂普?;②心房颤动或扑动经旁路通道快速传导,心室率极快者;③药物治疗无法显著减慢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者;④心电生理检查显示房颤发作时,旁路通道的前向传导不应期短于250ms,药物治疗通常无效,亦应考虑手术或消融治疗。
4.老年心律失常的康复治疗
由于心律失常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而且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大多为心律失常,因此针对心律失常的预防康复治疗意义重大。老年人心律失常症状明显者影响正常生活,使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下降,致残率高。广义的康复治疗应从疾病发生开始,包括合理膳食、戒烟、少饮酒、控制体重、适当体育锻炼等。减少或去除可能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1)应正确、认真对待心律失常。因为即使是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也不完全都是恶性心律失常,应正确分析其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并给予正确的解释说明,消除病人心理的紧张与恐惧,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可以减轻。
(2)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应低盐、低脂饮食,适当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减少易患因素。
(3)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适当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气功,起床或睡前按摩等,对于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者要提高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并应长期重视氧疗,减少发病机会。
(4)药物或非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必须采取有效积极治疗,防止猝死的发生。这类病人可以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采用非药物治疗手段,如射频消融技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应用等。
(5)对于无症状心律失常的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早发现并给予预防治疗,防止发展致恶性心律失常。对于缺血性心律失常,应着眼于从根本上纠正心肌缺血,改善心肌代谢,适当配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做好长期随访工作。
二、预后
单纯预激并无症状,不伴心脏病者,预后大多良好。并发房颤和房扑者,有潜在危险性,甚至猝死。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预防
为有效预防心动过速的复发,应选用2种药物,同时抑制折返环路的前向与逆向传导,如奎尼丁与普萘洛尔或普鲁卡因胺与维拉帕米。应用ⅠC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索他洛尔)也有效。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一般护理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饮食原则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饮食
对于预激综合征的情况是需要注意在饮食方面采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优质的蛋白质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避免摄入高盐高脂肪食物,避免喝浓茶。避免熬夜,注意多休息,避免情绪变化太大,有适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