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髋关节结核

    髋关节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约占7.20%,仅次于脊椎结核而居第二位。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7%-10%病例可见同时患骶髂关节结核或下段腰锥结核。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髋关节结核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关节
    多发人群: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治 愈 率:大于75%
    治疗周期:2-3年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疲劳,营养障碍,食欲减退
    相关检查:4字试验,CT检查,MRI
    并发症:股骨头坏死
    治疗药品:关节止痛膏,散寒活络丸,骨痨敌注射液
  •  一、髋关节结核病因

     1、病理特征

    本病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①单纯滑膜结核:

    病变仅限于滑膜,表现为充血、水肿、渗出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等。

      ②单纯骨结核:

    病变限于骨内,可发生在股骨头骨骺内,亦可发生在股骨近端干骺端之边缘。

      ③全关节结核:

    由单纯性结核发展而来,其特征是关节软骨遭到破坏。若只有部分软骨游离坏死,即为早期全关节结核;如全部关节软骨坏死脱落,则为晚期全关节结核,此时多有严重骨质破坏、病理性脱位等。

    80%~90%结核病人的痰,尤其是肺空洞病例痰的细菌特别多。因此不随地吐痰仍是防止散布结核菌的重要措施。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可污染空气,亦能造成呼吸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较少见。饮食物经低温(65~72℃)灭菌法(pasteurization)处理,可防止胃肠道感染。

      结核菌不能通过健康皮肤,当有破裂方可招致感染。骨与关节直接感染结核菌而发病者极为少见,宫内感染结核病(先天性结核病)亦极罕见。

      2.影响发病的局部因素

    从骨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来看,其发病除和致病菌感染及机体反应有关外,下述局部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

      (1)慢性劳损因素:

    大量临床事实证明,外伤性骨折、脱位或扭伤均不在局部散发结核病,而慢性劳损或累积性损伤对结核病变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2)肌纤维因素:

    血源性肌纤维结核非常罕见,即使在粟粒性或播散性结核病例中也很难见到。临床上从骨结核来说,有丰富肌肉附着的长骨干、椎弓、髂骨翼、肩胛骨等很少形成病灶;但是没有或少有肌肉附着的椎体、跟骨、手足短管状骨和长骨骨端都较易形成病灶。这说明肌纤维不但自己对结核菌有抵抗力,而且对所附着的骨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终末血管因素:

    在长骨骨干中除有较大的滋养动脉外,还有无数细小的血管穿过骨外膜进入骨皮质,与滋养动脉的小分枝吻合,故骨皮质的血管侧支循环较为丰富。滋养动脉口径较大,血流速度较快,菌栓不易在其中停留。即使有少数菌栓停留在骨皮质中,不致引起栓塞,菌栓也易被消灭,不致发病。反之,骨端是由口径细小,吻合枝很少的终末动脉供应,又因其血流速度减慢,菌栓容易停留在此处引起缺血、栓塞进而形成病灶。

      长骨骨干结核之所以可见,还有网织内皮学说和免疫学说等。

      3.骨关节病灶的形成

    结核性原发病灶一般在幼年时期形成。被吸入或吞入的结核菌侵入组织后,在有利条件下开始繁殖,在局部引起渗出性炎症。这时一部分结核菌通过淋巴管进入附近淋巴结,再通过淋巴结进入血运。进入血运的细菌形成极多的细菌栓子,这些栓子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组织中。其中大部分被消灭,只是少数在有利条件下繁殖形成一些微小的病灶。在机体反应的作用下这些小病灶多数被消灭而修复。少数小病灶的结核菌虽未完全被消灭,但病灶是在被纤维组织包围着的,所以病变是静止状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的降低或其他不利因素的发生,这种潜伏着的、静止状态的速发病灶可以在原发病灶发生后的数月、数年或数十年内重新活跃起来。潜伏着的结核菌迅速繁殖,包围着的纤维组织被突破,从而炎症扩大或侵入新的区域,形成一个有局部症状,有全身反应,可以被查出的病灶来。这就是形成了骨关节结核的原发病灶。

      髋关节的结核病变与其他骨关节结核一样,通常是从关节附近的原发性骨病灶开始。此病灶即是经血流播散而发生在骨关节端松质骨或骨膜的特殊病灶。这一病灶就是关节感染和发生各种类型病变的原因。由此可见,最初的关节结核是单纯的骨结核或单纯的滑膜结核。原发性单纯骨结核约占所有髋关节结核90%以上,这种类型也是发生具有特殊发病经过的髋关节结核病的主要原因。

      原发性骨病灶的形成与否,形成时间的早期,病灶的多少和范围的大小,以及形成的部分均与结核菌的数量、毒力,机体的体质和免疫力、局部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二、发病机制

      髋关节结核中,单纯滑膜结核和单纯骨结核都较少,病人就诊时,大多都表现为全关节结核。发病部位以髋臼最好发,股骨颈次之,股骨头最少。

      单纯滑膜结核很少有脓肿,更少有窦道形成。单纯骨结核形成脓肿的较多见。髋臼结核产生的脓液可向下穿破软骨而侵入髋关节,向后汇集在臀部,形成臀部脓肿;也可向内穿破骨盆内壁,形成盆腔内脓肿。股骨颈结核的脓液穿破股骨颈的骨膜和滑膜,进入髋关节,或沿股骨颈髓腔流注到大粗隆或大腿外侧。股骨头结核的脓液早期就穿破软骨面而侵入髋关节。晚期髋关节结核脓肿常出现在关节的前内侧,因该处关节囊较薄弱,且常与髂腰肌滑囊相通。脓肿溃破后,形成窦道,约20%的病人在就诊时已形成窦道。长期混合感染可继发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在单纯滑膜结核或早期全关节结核中,包围圆韧带的滑膜也水肿、充血、肥厚,晚期圆韧带被破坏消失。髋臼、股骨头或关节囊破坏严重者,股骨头常发生病理性脱位,主要是后脱位。晚期髋关节结核周围的肌肉发生痉挛,因为内收肌和屈髋肌肌力较大,常发生屈曲内收畸形。

      髋关节有严重破坏时,而病变又趋向静止,则关节发生纤维性或骨性强直,髋关节常固定在屈曲、内收和外旋位。如股骨头、颈被破坏消失者,有时股骨上端与髋臼之间可发生假关节活动。

      儿童髋关节结核对患肢骨骼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单纯滑膜和髋臼结核痊愈后,股骨头可以增大,股骨颈变长,颈干角增大,呈髋外翻畸形,患肢可比健肢长0.5~2.5cm。这种生长加速现象是炎症刺激股骨上端骨骺的结果。股骨头与颈结核对于股骨颈的生长有两种影响:其一是生长刺激,多见于距骨骺板较远的股骨颈基底病变;其二是生长抑制,多见于距骨骺板较近的头颈部病变。由于后一种病变直接破坏了骨骺板,或者破坏了骺板的血运,使股骨头、颈的发育受挫,以至股骨头变小,股骨颈变短,呈髋内翻,患肢缩短1~3cm。晚期全关节结核骺板被破坏,不但股骨上端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由于患肢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该下肢的其他骨骺生长和发育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造成更严重的短缩,有的竟可多达10cm以上。

  • 髋关节结核一般治疗

      一、髋关节结核西医治疗

      诊断一经确定后,应根据病人年龄,病理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治疗开始愈早,其效果愈好,而且这种治疗必须是综合性的,否则是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的,住院病人的疗效,远远超过了门诊的治疗效果,这与住院后所采取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是分不开的,总之,早期治疗和综合疗法是治疗髋关节结核的总的原则。

      治疗

      (一)全身治疗

      对髋关节结核的治疗,首先要着重全身治疗,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二)抗结核

      在结核病灶活动期和手术前、后,应用抗结核药物。

      (三)牵引

      可纠正肌肉痉挛引起的关节畸形,用持续皮肤牵引,早期纠正部分或全部屈曲挛缩,用牵引法保持关节面分离,以防粘连。

      (四)手术治疗

      1、在全关节结核由于关节病变广泛

    非手术疗法很难治愈,且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关节强硬和畸形,在全身情况改善后,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不仅可清除病灶,缩短病程,且可纠正畸形,融合固定关节于功能位,有利于早期恢复健康和负重行走,术后用髋人字石膏固定约3个月。

      2.在滑膜型或早期全关节结核

    尤其在儿童患者,如关节面大部完好,在切除滑膜病灶或骨病灶时,注意术中勿使关节脱臼,以免影响股骨头循环,不作融合术,术后继续牵引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在不承重情况下早期活动,可保全关节部分或大部活动功能。

      3.在单纯型骨结核

    应手术清除结核病灶,以免病灶穿入关节形成关节结核。

      以上手术,术毕均在关节内放链霉素1克,如有窦道,同时放青霉素40万单位。

      二、预后

      单纯滑膜结核和单纯骨强核,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效果比较满意,合并感染的全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效果是满意的,预后也比较理想。

  •   一、髋关节结核预防

      1)必须作好开放性结核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减少肺或肠道结核病的发病率,从而降低骨关节结核病的发病率。

      2)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将有关不随地吐痰、消毒隔离、健康检查、早期治疗和卡介苗接种的意义,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让群众参加防痨工作,为在我国消灭结核病而斗争。

      4)髋关节结核主要继发于塬发病源如肺结核感染而致。因此预防及彻底治疗塬发活动性病源是关键。

      二.术前准备

      髂关节常因保护性肌肉痉挛,以致髋关节屈曲、内收畸形,甚至引起病理性脱位。因此,术前应作皮牵引以减轻疼痛,纠正畸形。对有病理脱位者,应逐渐将股骨头拉至髋臼平面,以利手术。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初起病灶以骨型为多见,滑膜型较少

    骨型病灶多起于髋臼或股骨头,逐渐扩大,穿入关节,形成全关节结核。滑膜型病灶,也可扩散破坏关节软骨、股骨头、颈和髋臼,成为全关节结核。病灶常有乾酪样物和寒性脓肿形成,并可向腹股沟区或大粗隆处穿破,引起窦道和合并感染。由于股骨头、髋臼进行性破坏和屈曲、内收痉挛,可使关节发生病理性脱位。病变静止后,有纤维组织增生,使关节形成纤维性强直或骨性强直,常呈内收和屈曲畸形。病变自愈的病程很长,且不可避免地发生广泛破坏和畸形,必须积极地提供转化矛盾的条件,排除不利因素,转化病理过程,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和肢体功能。

      2)本病多半遗留下肢不等长,及明显的下肢短缩

    其它常见的并发症还有窦道、继发感染、病理性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愈合趋向不良。由于抗痨药物的应用、早期手术处理病源等处理,关节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保存。

  • 髋关节结核一般护理

     髋关节结核护理

     1、坚持晨练

    选择深呼吸运动、太极拳、气功疗法、保健功、小跑步等方法,晨起呼吸新鲜空气十分重要。运动方式根据自己的实际强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2、增加营养

    结核是消耗性疾病,通常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饮食,每天热量在3000千卡以上,可分鸡、鸭、鱼、肉、虾、甲鱼、黄鳝、水果、新鲜蔬菜、豆类及制品等调剂食谱,注意色香味,刺激食欲。

      3、禁止烟酒

    少贪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咳嗽。

      4、减少房事

    节制性生活。

      5、生活有规律

    早睡早起,劳逸适度。精神愉快,调节生活情调。

      6、保持大便通畅

    消化良好,以利人体机能调节。

  • 髋关节结核饮食原则

     髋关节结核饮食

     1)在饮食的原则上

    是将结核病患者所食之物是不需要忌口的,只要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都可以吃。同时所食之物应掌握以下四个原则:一是饮食要可口,能增加食欲。二是营养丰富。三是易于消化,不伤胃口。四是清洁卫生,不可引起腹泻及消化道传染病。多食富含蛋白质、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腐、牛羊肉、菠菜、豆芽之类的食物。

      2)多吃维生素较高的食物

    维生素和无机盐对结核病康复促进作用很大。其中维生素A,有增强身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髋关节结核病
髋关节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约占7.20%,仅次于脊椎结核而居第二位。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7%-10%病例可见同时患骶髂关节结核或下段腰锥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