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椎体骨折的同时,伴有椎节严重脱位者,称为颈椎骨折脱位。这是一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及颈6~7三个椎间隙。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急诊科,骨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颈部,脊柱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颈部强硬,颈部疼痛,胸椎腰化
    相关检查:CT检查,MRI,一般摄片检查
    并发症:肺炎,褥疮,尿路感染
    治疗药品:汉桃叶片,盐酸曲马多胶囊,脊柱护具
  •   一、病因

      这种骨折脱位暴力作用机制与屈曲性颈椎伤并无本质不同,只是其暴力作用更强,造成的破坏更大,临床症状更严重。常见于屈曲性损伤,椎体的压缩性骨折与小关节脱位几乎同时发生。也可见于垂直性暴力,在引起椎体爆裂性骨折的同时,小关节出现半脱位或交锁征,此种颈椎完全性损伤的伤情多较重,且大多数合并有颈脊髓损伤,仅少数矢状径较宽的“幸运性损伤”者例外。

  • 颈椎骨折脱位一般治疗

      1.急救 由于受伤者受力点多在头顶部,有时患者可有昏迷。现场应首先考虑有无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伤。注意搬运时颈部的合理保护,以免加重损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尤其是颈6椎节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更有可能由于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肺部痰液无法咳出,导致呼吸衰竭。必要时应尽早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

      3.恢复椎管形态 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牵引复位或手术撬拨首先恢复椎管的正常形态,消除对脊髓的压迫,避免脊髓变性水肿的加剧,并通过牵引维持对立。

      4.消除椎管内致压因素 尽管通过牵引可以恢复力线,但椎体骨折片、椎板塌陷及椎间盘组织后突等仍有可能继续侵入椎管,构成对脊髓的压迫。凡经CT和MRI等明确的致压物应设法及早去除,根据致压方向,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手术应在牵引下进行。但全身情况不佳以及完全性瘫痪者可暂缓。

      5.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在减压的的基础上,应尽快地消除脊髓水肿及创伤反应。应用脱水利尿剂及大量激素,有一定的疗效。早期高压氧治疗也有一定效果。纳洛酮、神经节苷酯等药物尚处于实验及临床试验阶段,其作用有待于证实。目前常给予神经营养剂及改善血循环药物。脊髓完全性损伤者,应着眼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包括神经根减压(腕部应有部分功能保留)及肌腱移位手术等。有时行椎管减压术虽无济于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恢复,但有望通过局部减压使脊髓损伤水平下降1~2节段,提高手的功能。

      6.后期病例 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妨碍脊髓功能进一步恢复的骨性及软组织性致压物。利用肢体的残余功能进行功能重建。

  •   1.平卧硬板床,垫软褥或气垫,侧卧时双腿之间置软枕防止互相挤压,保持床铺整洁,干燥,臀部置气圈保护皮肤,骨突出及受压部位用乙醇按摩促进血循环;早期每2h,晚期每4h翻身一次,防止褥疮。

      2.留置导尿,早期持续开放导尿管,5~7d后每4~6h开放一次,每周更换导尿管时宜间歇2~4h后再插入新导尿管,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经导尿管冲洗膀胱1~2/h,定期送尿常规检查或尿培养,如有尿路感染应给适当抗生素治疗,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尽早拔除导尿管。

      3.便秘时可用开塞露,服缓泻剂或灌肠1/2d,大便硬结者如以上处理无效,应用器械或手指掏出粪块。

      4.高位截瘫者应注意防止肺部并发症,对痰多咳不出,呼吸道不易保持通畅者,应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因患者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夏季应防暑,冬季应保暖。

      5.双下肢经常作被动运动及肌肉按摩,早期开展上肢及躯干功能锻炼,促使早日在床上坐起和离床活动。

      6.离床时可使用轮椅,截瘫车或在拐杖及支架保护下练习行走。

      7.对手术后患者,按手术方式,部位不同作相应处理,行牵引者,按有关牵引常规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是下颈椎各类损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因常伴有脊髓的严重损伤,预后较差,只有不伴脊髓伤的所谓的“幸运性损伤”者例外。

  • 颈椎骨折脱位一般护理

      一、本病护理

      1.平卧硬板床,垫软褥或气垫,侧卧时双腿之间置软枕防止互相挤压。保持床铺整洁、干燥,臀部置气圈保护皮肤,骨突出及受压部位用乙醇按摩促进血循环;早期每2h、晚期每4h翻身一次,防止褥疮。

      2.留置导尿。早期持续开放导尿管,5~7d后每4~6h开放一次。每周更换导尿管时宜间歇2~4h后再插入新导尿管,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经导尿管冲洗膀胱1~2/h,定期送尿常规检查或尿培养。如有尿路感染应给适当抗生素治疗,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尽早拔除导尿管。

      3.便秘时可用开塞露,服缓泻剂或灌肠1/2d。大便硬结者如以上处理无效,应用器械或手指掏出粪块。

      4.高位截瘫者应注意防止肺部并发症。对痰多咳不出、呼吸道不易保持通畅者,应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因患者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夏季应防暑,冬季应保暖。

      5.双下肢经常作被动运动及肌肉按摩。早期开展上肢及躯干功能锻炼,促使早日在床上坐起和离床活动。

      6.离床时可使用轮椅、截瘫车或在拐杖及支架保护下练习行走。

      7.对手术后患者,按手术方式、部位不同作相应处理。行牵引者,按有关牵引常规护理。

      二、颈椎骨折脱位是下颈椎各类损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因常伴有脊髓的严重损伤,预后较差,只有不伴脊髓伤的所谓的幸运性损伤者例外。

  • 颈椎骨折脱位饮食原则

      1、颈椎骨折脱位食疗方:

      骨折中期为血生新期。初期症状好转,瘀血渐化,骨折开始修复,食疗重点是和血生新,补骨接骨。

      1)猪胴骨炖黄豆汤(骨500g,黄豆100g)方2:接骨木炖红豆(接骨木250g,红豆50g)方3:猪脊骨炖黑豆汤(骨500g,黑豆1 00g)

      骨折后期为固本培元期,骨折初步接续但犹未坚固,应以益气血,补肝肾以充养筋骨。方1:枸杞桂圆粥(枸杞子50g,红枣10枚,桂圆肉50g,大米100g加水煮粥,快熟时调入冰糖)

颈椎椎体骨折的同时,伴有椎节严重脱位者,称为颈椎骨折脱位。这是一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及颈6~7三个椎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