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风寒犯肺

    风寒犯肺证指风寒侵袭,肺卫失宣,以咳嗽、咯稀白痰、恶风寒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呼吸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治愈率99.7%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7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2000元)
    疾病症状:咳痰,流清涕,鼻塞
    相关检查:
    并发症:肺炎,发作性睡病,颅咽管瘤
    治疗药品: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儿童清肺丸,苓桂咳喘宁胶囊
  •   风寒犯肺病因

      【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风寒外邪,侵袭肺卫,致使肺卫失宣而成。

      肺司呼吸,外合皮毛,风寒外感,最易袭表犯肺,肺气被束,失于宣降而上逆,则为咳嗽、气喘;肺津不布,聚成痰饮,随肺气逆于上,故咯痰色白质稀;鼻为肺窍,肺气失宣,鼻咽不利,则鼻塞、流清涕、喉痒。风寒袭表,卫阳被遏,不能温煦肌表,故见微恶风寒;卫阳抗邪,阳气浮郁在表,故见发热;风寒犯表,凝滞经络,经气不利,故头身疼痛;寒性收引,腠理闭塞,故见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为感受风寒之征。

  • 风寒犯肺辨证论治

      风寒犯肺治疗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

    (1)三拗汤合止嗽散:

    麻黄10克、杏仁10克、紫苏l0克、百部10克、桔梗6克、陈皮10克、白前10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风寒犯肺中偏于咳喘者。(2)荆防败寿散: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姜3片、柴胡10克、薄荷10克、川芎6克、桔梗G克、枳壳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本方适用于风寒犯肺中偏于寒邪在表者。上药微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日1~2剂。

      2.加减变化:

    若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基本方(1)加法夏10克、厚朴6克、茯苓15克;若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门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石膏3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如患者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兼有恶寒发热、无汗,加桂枝6克、法夏10克、橘红6克、苏子10克;若得汗而喘不平,去麻黄,加桂枝10克、白芍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

      (二)外敷药物

      1.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共捣成糊状,加白酒一盅调匀,纱布包裹,涂擦的胸、后背、手心、脚心及腘窝。涂擦后,让患者平卧。半小时可见出汗,热亦渐退。

      2.姜、葱、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

      3.橘叶、老姜、葱头各等量,上药和酒炒热,用布包熨痛处。

      4、胡椒15克、丁香9克、葱白适量,先将前二味药粉碎过筛,加入葱白,混合捣匀如膏状,取药膏适量,先贴于颈后大椎穴,胶布固定,再取药膏涂于两手内劳宫,合掌放于两大腿内侧,夹定覆被踡卧,得汗出即愈。

      (三)取嚏疗法

      1.鹅不食草(又名石胡荽)搓细塞鼻,或研末吸入鼻内。适用于风寒感冒后头痛,能通气得嚏而减轻症状。

      2.川芎、藿香、胡荽、丹皮、雄黄、白芷、皂角各12克、朱砂3克,共研细末,每用少许吸入鼻内或嗅鼻。

      (四)饮食疗法

      (1)姜糖饮:

    生姜片15克,葱白长3厘米3段,加水500毫升,煮沸加红糖20克,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风寒初起无汗者宜用。

      (2)当归生姜羊肉汤:

    精羊肉100~200克、生姜60克、葱白10克、当归15克,先将羊肉切片,素油炒过,兑汤两碗(约1000毫升),加其他味料,煮30分钟,加食盐适量,然后吃肉喝汤,取微汗。食后避风2~4小时。宜身体素虚,经常感冒的患者,妇女产后感冒风寒亦宜。

      (3)葱白粥:

    肥大葱白5段,各长3厘米,糯米60克,同生姜5片共煮粥。粥成加米醋5毫升,趁热食用。食后覆被取微汗。(4)杏仁粥:杏仁15克,去皮尖,水研滤汁,同白米50克,煮粥食用。

      施治要点:

      (一)本病宜早治,退则生变,病浅者易治,病深者难治。

      (二)治疗表证,总宜祛邪外出,切勿妄施补泻,以免闭门留寇以羁留邪气。此证临床常选用麻黄、细辛、桂枝、苏叶、荆芥、防风等辛温解表、宣肺散邪之药物;还常配伍宣降肺气的桔梗、杏仁;流通血脉的桂枝、川芎;止咳化痰的半夏、生姜;如外感风寒作喘应用生麻黄。

      (三)本证临床上多见无汗,治疗应予发汗,但自汗出者不宜再汗。本证脉象乡浮,如脉不浮而沉,成见细弱无力,便是脉证不符,不可贸然发汗。本证初起,大多有恶风、恶寒,倘然汗出后不恶风寒,发热稽留或逐渐增高,便是表邪化热传里,当论他治。

      (四)冬春风寒当今,可用贯众、紫苏、荆芥各10克、甘草3克,水煎,顿服,连服三天,在感冒流行期间可作预防服用。气虚感冒亦为常见,且易复发,可用玉屏风散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防复发,临床证明效果显著。

  • 风寒犯肺一般护理

      风寒犯肺护理

      1.病室要温暖,避免吹风受寒着凉,重感风寒,加重病情。如恶寒重,要做好保暖,可加盖衣被,以暖水袋保暖。如无汗,可加盖衣被以微发其汗,助邪外泄。汗出应及时擦干,可用干毛巾揩干,更换汗湿衣服。

      2.病室可以苍术、艾叶香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3.药物宜轻煎热服,不宜久煎。忌用物理降温,以免阻遏病邪自肌肤泄出。鼓励病人多饮姜糖水、姜苏饮等,以助辛温解表。

  • 风寒犯肺饮食原则

      风寒犯肺饮食

      1、风寒犯肺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风寒犯肺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