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胆石性肠梗阻

    胆石性肠梗阻是由胆结石进入胆道后引起肠道堵塞所致的肠梗阻,1654年由Bartholin首先报道。本病临床罕见,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常呈间歇性发作,且X线检查并非每个病人都有典型表现,只有10%~75%的病人在术前获得诊断。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女性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4-8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板状腹,腹部压痛,结肠梗阻
    相关检查:小肠造影,直肠镜,结肠造影
    并发症:肠扭转
    治疗药品: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西沙必利片,西沙必利胶囊
  •   一、发病原因

      导致胆石性肠梗阻的原因是巨大的胆石进入肠道,能引起肠腔堵塞梗阻的结石直径一般在2.5cm以上,Turner报道1例直径达17.7cm。

      1.胆道与胃肠道之间存在异常通道 此为胆石性肠梗阻的病理基础,常见的胆道-胃肠道的异常通道有: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等,其中胆囊-十二指肠瘘约占3/4。胡国斌等者曾收治1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发现其左肝管与胃之间存在一巨大内瘘口,结石可以通过瘘口进入肠道。

      2.医源性因素 如肝胆管结石行胆肠内引流术后。内引流的目的是重建通畅的胆汁引流,其实质则相当于人工形成的胆肠内瘘,以利于结石通过。湖南省人民医院曾报道1例接受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后并发胆石性肠梗阻。

      二、发病机制

      引起梗阻的胆石大多数仅为1枚,但3%~15%的病人为多枚。胆石性梗阻可发生于肠道的任何部位,但最易发生回肠末端,占58%~85%。巨大胆石进入肠腔先堵塞于肠腔较大的近端,随结石不断下降,梗阻平面逐渐下降。结石可压迫肠壁,使其缺血、肠壁渗出增加,近端扩张的肠袢内可积聚过多液体。继而缺血的肠壁坏死、穿孔,肠内物漏出肠腔进入腹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 胆石性肠梗阻一般治疗

      手术治疗:

      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解除梗阻。手术方式有下列几种:①将梗阻的结石挤入结肠;②肠管切开取石,在肠切开取石时,最好将梗阻的结石向近端扩张的肠管推移少许后,再切开肠系膜缘,以利肠壁切口的愈合;③在肠管切开取石的同时行胆囊切除及内瘘修补。大多数人主张仅作单纯的肠切开取石,解除梗阻即可。Rodriguez等报道同时处理胆道和内瘘问题,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和病死率,因少数病例可为多枚结石引起梗阻,所以术中应详细探查整个胃肠道。

  •   预防: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

      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粘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习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形成。

      (3)研究显示,胆囊结石病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家族中有胆结石患者的,更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同时,专家认为,发现年龄、肥胖、高脂饮食和血脂异常是诱发胆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周珊建议;定期检查腹部B超、血脂,就能及早发现胆结石,防患于来然。

  • 胆石性肠梗阻一般护理

      术后护理

      1)卧位:回病房后根据麻醉给予适当的卧位,麻醉清醒后。血压、脉搏平稳给予半卧位。

      2)活动: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3)防治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4)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 胆石性肠梗阻饮食原则

      一、胆石性肠梗阻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大金钱草蒸猪肝

      组成:大金钱草60克,猪肝250克,狗宝1.5克

      用法:金钱草、狗宝洗净,捣碎研成细末,猪肝洗净,入沸水中氽透,用凉水冲洗干净,沥去水分,切成片,放在碗内,撤 上药末,拌匀,加葱节、姜片、清汤,入笼中蒸30分钟左右, 取出,泌出汤汁,加食盐、味精调味,用以佐餐。

      作用:疏肝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2、玉米须茶

      组成:玉米须50克

      用法:将玉米须洗净,晒干,剪成小段,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作用:清热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白茅根炖肉

      组成:鲜白茅根50克,猪精肉500克

      用法:白茅根、猪肉洗净,肉切片,白茅根切成小段,一同入砂锅中,加葱、姜、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婉至 肉熟烂,除去葱、姜、白茅根,加入精盐、味精,吃肉喝汤。

      作用:清热利湿;适用于肝胆湿热,胆道结石,胁痛隐隐。

      3、金钱草粥

      组成:新鲜金钱草60克 ,粳米50克,冰糖15克

      用法:金钱草洗净,水煎取汁,粳米淘洗干净,倒入药汁,加水适量,煨煮成粥,入冰糖攒拌溶化,随宜服食。

      作用:清热祛湿,利胆退黄;适用于湿热蕴积于肝胆,胆道结石,肋下常痛,厌食油腻。

      4、胆石通糖浆

      组成:郁金15克,广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5克 ,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白糖适量 。

      用法:以上七味药物共入砂锅中,加清水煎,滤取药液,浓缩,白糖溶化倒入即成,时时服饮。

      作用:清肝利胆;适用于肝胆气滞,胆道结石。

      二、胆石性肠梗阻吃哪些食物好?

      (1)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2)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3)宜吃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4)宜吃加工或烹饪精细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5)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

      三、胆石性肠梗阻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少吃含淀粉类的食物如:土豆、芋头、粉丝、粉条、红薯等。

      2、忌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蛋糕、点心、油条等。

      3、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

      4、忌辛辣刺激调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

      5、忌烟、酒、咖啡,避免其刺激胆道括约肌,使胆道括约肌痉挛,从而胆汁排出困难。

      6、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均不宜食用。

胆石性肠梗阻是由胆结石进入胆道后引起肠道堵塞所致的肠梗阻,1654年由Bartholin首先报道。本病临床罕见,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常呈间歇性发作,且X线检查并非每个病人都有典型表现,只有10%~75%的病人在术前获得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