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

    椎管内结核系指结核性肉芽肿位于在硬膜外或硬膜下,引起脊髓功能障碍,临床基本特点渐进性脊髓受压症状和体征。有学者称之非典型脊椎结核(atypical spinal tuborcolosis)。椎管内结核性肉芽肿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硬腊外肉芽肿比硬膜下肉芽肿多见,两者比例约为10:1。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
    疾病别称:椎管内结核瘤,非典型脊椎结核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脊柱
    多发人群:多见于青壮年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10-20%
    治疗周期:1-3年,可能需多次手术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疾病症状:不明原因发热,淋巴结结核,脊髓受压
    相关检查:MRI,脊椎平片,脑脊液动力学试验
    并发症: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
    治疗药品:吡嗪酰胺片,结核灵片,注射用硫酸链霉素
  •   椎管内结核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椎管内结核瘤是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结核菌绝大多数是由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经血行播散到椎管内,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变也可以直接播散侵犯脊髓。

      二、发病机制

      椎管内结核瘤可以发生在脊髓的任何一个节段,可以是硬脊膜内髓内外的,也可以是硬脊膜外的,以脊髓内的病变相对多见。

      硬脊膜外的结核病灶常呈环状,紧贴于硬膜难以分离,硬膜可变厚达3~5mm,呈环状收缩而压迫脊髓,病灶质地往往较硬。这种环状收缩多未直接侵犯脊髓,手术时可进行纵行切开硬脊膜减压。

      硬脊膜内脊髓外结核球为最多见的一型,多为质硬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直径一般小于3cm,暗黄色,常与硬脊膜、软膜及脊髓紧密粘连。

      脊髓内结核球,病灶边界清晰,质硬呈灰白色,大小不一,直径常在7~10mm之间。

      组织学检查可见结核球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区,周围是肉芽组织,可见郎汉斯巨细胞和类上皮细胞。

  •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一般治疗

      一、治疗

      椎管内结核性肉芽肿临床少见,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实验室检查常无特异性,有脊髓压迫症状者及早手术不仅可缓解压迫症状,还可明确诊断,手术前后应充分抗结核治疗。术中对病灶与脊髓粘连紧密不易分离者,不应勉强分离,以免损伤正常脊髓组织,可做结核瘤部分切除,为减轻对脊髓的压迫不缝合硬脊膜;术后予全身正规抗结核治疗,控制结核发展,促进病灶吸收,防止复发。硬膜外结核瘤因未侵犯到脊髓,预后良好;硬膜下结核瘤常侵犯脊髓,手术效果不如前者。

  •   一、预防

      由于病变多由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经血运播散而致,术后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至关重要。具体作用有:

      1、控制结核病灶的发展,促进病灶的吸收;

      2、防止局部复发及对脊髓功能的损害,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3、防止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以免造成其它节段脊髓功能损害及形成新的结核病灶。

  •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一般护理

      一、护理

      休息、充分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全身抵抗力,仍是战胜本病的重要条件。

  •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饮食原则

      1、椎管内结核肉芽肿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清淡,注意膳食平衡。

      2、椎管内结核肉芽肿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辛辣刺激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椎管内结核瘤,非典型脊椎结核
椎管内结核系指结核性肉芽肿位于在硬膜外或硬膜下,引起脊髓功能障碍,临床基本特点渐进性脊髓受压症状和体征。有学者称之非典型脊椎结核(atypical spinal tuborcolosis)。椎管内结核性肉芽肿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硬腊外肉芽肿比硬膜下肉芽肿多见,两者比例约为10:1。